这是一个表态。
大汉各地还处在中枢之手。
当今天子有名有实。
去完信后,皇甫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入宫面圣。
小天子正与阳安长公主、阳翟长公主两位姑姑叙着家常。
“姑姑!”
自从没有亲人后,年纪只有十岁的小天子刘协在先后经历两次兵灾后,已经显得很坚强了。从没有一个皇帝能在两次兵灾中以同样的方式活下来。但年仅十岁的小天子刘协就是在这种危境中活了下来。如今他依然是大汉的天子。可是在外人面前的坚强,使他见到两位有血缘的亲人后,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随之,两位长公主也忍不住的掉下了泪水!
三人痛哭过后,阳安长公主才拍了拍刘协,喜极而泣道:“好了,好了,一切都过去了!”
“真的吗?”
听阳安长公主的安慰,突然面带期望的小天子瞧着两位长公主。
这话猛然揪动了两位长公主的心旌,相视一眼却无人语。
她们都不敢确定,他皇甫岑会不会是下一个董卓。就算现在不是,那日后谁又能说得准呢?所以她们两个人不能给小天子一个答案。就像是董卓鸠杀少帝时,皇甫岑驻兵孟津,完全可以有一拼的实力,但皇甫岑偏偏没有出师,当时是阳安长公主、郑泰这些人齐齐求皇甫岑出兵,他皇甫岑都置若罔闻,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激起民愤,天下人不满后,他才出师。两个人都清楚,那是皇甫岑为他出师正名,也是为他河东集团获得更大的利益。但谁又能保证,他皇甫岑日后不会为了河东集团而废汉自立?
“陛下放心,如果他敢犯上,臣纵然是死,也要为我汉室除一大害!”
阳翟长公主偏偏万福,身子朝着小天子刘协就那么跪了下去。
她是皇甫岑的正妻,她说这话,便是想安慰小天子。
瞧着阳翟长公主,阳安长公主苦涩的摇了一下头。
而被阳安长公主抱着的小天子刘协仿佛一下明白过来的瞧着两位长公主,小大人的笑着,道:“姑姑,你们不必为朕担心,朕都想好了,只要皇甫一门尽心为民,朕也可把这江山相让。只是到时候,要祈求两位姑姑保朕一条性命了!”
“陛下,怎可有这般想法!”
小天子刘协这话出口惊得两位长公主再次慌忙跪倒。
没有让开口,只是走下床榻,伸手把两位长公主扶起来,然后道:“他董卓为的是武夫的利益,他皇甫岑能够在邙山脚下收降董卓所部,又有安定皇甫嵩支持,也就是说他皇甫岑要为那些镇守边疆的武人谋利,当然还有他的河东集团!”
听小天子这话,两位长公主互视一眼后,抬头瞧着小天子,他们没有想到,小天子竟然看得这么透彻!
如果生在太平盛世,这刘协定然是明君,可……眼下!
正如小天子刘协所说,既然皇甫岑要在乱世为河东、武人谋利,那么利益最大化就是让皇甫岑成为他们的领袖,而这个领袖地位越高自然就越好,所以,篡立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朕想到一个好办法!”突然小天子笑了笑,瞧着阳安长公主,道:“姑姑,听说,皇甫岑在河东施政七年颇有功绩,不知道河东百姓如何?”
闻言,刚刚在河东而回的阳安长公主不得不点头称赞,道:“先帝之时,洛阳已是天下首富。但臣观其远不如河东一半!”
“当真?”
“嗯。”阳安长公主点点头,道:“河东施政得当,许多陛下没有见到的东西河东都有,他们那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并无贵贱轻重之分……总之,河东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施政方式!”
说完这话,阳翟长公主紧张的去瞧阳安长公主,所河东好也就罢了,为何说有自己的施政方式。这不是明着说皇甫岑早就自成体系,有谋反之意吗?
不过小天子并未有阳翟长公主那般担忧,回应着眼前的阳安长公主,道:“朕听段珪说,这些都是先帝当年授意他皇甫岑如此的?”
听这话,两公主点点头。
“朕想让皇甫岑把这套政纲搬到大汉中枢洛阳!”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