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是上场的对联,又或者是诗,也是提纲挈领的作用。‘嬴秦无道动戎机,吞并六国又分离。项刘鸿沟曾割地,汉占东来楚霸西。’交代的就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六国分崩离析,楚汉相争之际,基本也就奠定了这是一个争斗的戏。
“念完诗,就要通名,也就是向台下的人报出自己的姓名,让他们知道我扮的人是谁,那肯定就是项羽了。
“再然后就是定场白,交待现在台上正在演什么故事。因为前面两部分大多是诗词,用语都很文雅,到这里就改成了白话,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孤与刘邦鸿沟割地,讲和罢兵,送回太公、吕氏;不想他反覆背盟,又来寻战。孤命探马前去打探,未见回报。’就更加具体的交代了现在的状况,以及接下来的故事是怎么个样子。
“这样层层铺垫下来,对人物,场景,故事情节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交代,让看戏的不至于看了半天还不知道这是谁。不需要对历史有多少了解,也不拘是谁,饱腹诗书的学究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只要来了,从头坐下听了,都能懂。”
陆鸿文一通说下来,一点都没有停顿,想来这些东西确实是记熟了的。
“嗯,”白琼点点头,“这些都是中国戏特有的东西,西洋戏是没有的,是我们的特色,你要记牢。”喝了一口茶,又道,“念白我们说完了,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唱,也就是你功夫不足的地方,你用心记好。
“为什么你唱的没那么有意思呢,因为你没想明白这个唱是怎么来的。古人又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而说,这唱啊……”
白琼正要在往下说,就被陆鸿文打断了,“等等,等等,您说什么?什么之?什么之?您给解释解释,这听不懂。”
“这是《诗大序》中的一段话,说的是当你有了某些感触,你就用语言去表达,如果语言不能够表达,那么你就有后面的这一系列的动作,比如嗟叹,歌唱,手舞足蹈的去表现。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就是说,前面那个不够,那就再升一个档次,用更多的东西去表达你的情感。【注1:讲上场流程这块主要参考来自齐如山,《中国剧之组织》,“唱白”】
“说回我们这出戏,你唱,是为什么唱?因为这里有一段唱词,所以你就唱吗?不是。是你的情感用念白不能够表达了,所以你才要唱。你的情感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然后在唱的时候一下子打开,”白琼一边说一边打手势,“或者说你要把它当成一个宣泄情感的方式,用它把你的感情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你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明显不是这样叠加上去的。
“咱们先不说这个技艺上是如何的叠加如何的升华,就说你现在,你很悲愤,那你会有相应的动作,比如你可能对着墙就是一拳。但你要是没墙呢,你憋屈,你怎么办?你喊?你怎么喊?你手会不会攥拳,你会不会瞪眼,你会不会呼吸加速?嗯?明白吗?词只是一小部分,你得把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合情合理的添上去,包括一个眼神,包括一个站姿,这样你的人物看着才像个真人,而不是布偶戏,明白吗?”
“甭管你这场是什么情绪,高兴也好,愤怒也罢,沉冤昭雪,妻离子散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你要把这个人物方方面面考虑到了,然后再去看。做工只规定了你走几步,手放哪,身形如何,不是你一个‘哇呀呀呀’它就真生气了,还有的是其他的东西。眼神啊,情绪啊,表情啊,都得你自己去琢磨。琢磨透了,你就能演好,琢磨不透,那你就是个念词的,懂了吗?”
陆鸿文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白琼又问,“真懂了?那你说说,你懂什么了?”
陆鸿文听了连连摇头,“不不不,没懂。”
“那你哪没懂啊?”
“哪都没懂。”
秦霜一个花生扔过去,正砸在陆鸿文的脑袋上,陆鸿文哎呦一声,“师父,您干嘛扔我啊?”
“你这明显的没过脑子,重新想!好好琢磨!”
陆鸿文想了半天,苦着脸,“是没懂啊……”
“那你把我刚才说的再重复一遍。”
陆鸿文大略的重复了一遍白琼说的话,又加上了句,“道理是挺明白的,但是做嘛……”
白琼往榻上一仰,“那就得靠你的悟性了,你先试吧,按照你自己的理解,先把各种你觉得可能的方法都试一试,试多了没准就出来了。”
陆鸿文耷拉了脸,“那得试多少遍啊……”
“现在知道为什么一个戏让你学这么多遍了吧,慢慢磨吧。”
“就没有个一下就能成的办法……之类的”陆鸿文小心翼翼的问。
秦霜又是一个花生扔过去,“要是有捷径走,那我们天天练功干什么。”
“为了……强身健体……?”
“嘶……”秦霜眼睛一瞪,作势又要扔他,陆鸿文抱着头连连告饶,才勉强躲过一劫。
“行了,你们爷俩自己折腾吧,我回去看我的小说去了。”白琼端起茶碗,起身走了。
--------------------
大家国庆节快乐鸭
第23章
时间过得飞快,入了冬,就奔着过年去了。白琼和秦霜两个人忙的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