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内苑的廊道上,今日布满了军士。
所有无关人等,被全部驱离,甚至院中办公的文吏,也被临时调到其它官所。
右相孔攸站在堂中,面前是六米见方的长安沙盘,其中包含一百零八坊、三市、曲江等等景致,应有尽有,栩栩如生。
堂中另有两位将军,一位是陇右大都护(下辖河湟、大非川、祁连、合川四地)郭昕,另一位是河西节度使龙祁。
孔攸看向沙盘,开口说道:“再过半个月,便是陛下的生辰。长安城中,接连三日,都会举行庆典。在庆典的最后一日,陛下会从宫中出发,摆驾去往城南的曲江,与民同乐。”
郭昕:“右相认为,桑赤若会趁着这次机会,来长安谋刺皇上?”
孔攸点头道:“桑赤若已经被证实尚未身亡,而吐蕃国中,主战、主和两派正在争吵不休。到了年底,吐蕃与大唐将会树立界碑,再重开互市。到了那个时候,吐蕃中的主和派会彻底占据上风,而桑赤若也就再也没有机会,重归大论的宝座。所以,这次庆典,将是他最好、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
郭昕闻言,轻轻点头。
缺少了一只胳膊的龙祁,先是看了看左右,接着向孔攸问道:“右相,长安城中有锦衣卫,还有羽林等等近卫。为何抓捕桑赤若的行动,需要从陇右和河西调集军卒?”
孔攸:“锦衣卫,还有北衙诸卫,其中官员或许存有异志,不可不防。”
龙祁闻言,有些吃惊。
锦衣卫是皇上麾下的近侍,而北衙诸卫,更是宫中的禁军,右相居然说这两股力量,已经不可放心使用,这自然会让人惊讶。
然而,一旁的郭昕却是表情如常。
郭昕的伯公郭子仪,如今虽然已经致仕,但是在朝中消息灵通,郭昕自然也听过不少。
皇上抬高议员的地位,使得朝中官员不满,锦衣卫和北衙又与不少官员有着联系。
所以,孔攸从外部调集军卒来长安,这并不奇怪。
但是,让郭昕想不明白的是,这次抓捕桑赤若,牵涉的是大唐的利益,朝中官员即便与议员之间的矛盾再多,也不可能借此发挥,坏了国家大事。
想到这里,郭昕多看了孔攸一眼,心中狐疑,难不成这次吐蕃人谋刺皇上,与朝中的官员也有联系?
孔攸指着长安沙盘说道:“两位将军,你们都与吐蕃人打过交道,对于桑赤若应当也不陌生。如果吐蕃人真的趁着这次庆典,谋刺圣上,照你们来看,他们会如何制定计划?”
郭昕有些头疼,对孔攸说道:“右相,论打仗,郭某有些本事,但是埋伏刺杀,实在不是我的专长。”
孔攸又将视线投向龙祁。
龙祁曾经是龙部的猎骑兵,擅长设伏追踪一道,又在刺杀组织隐门的教导下,培训出了大唐的第一批特种兵。
所以,在刺杀这一方面,他有着绝对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