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打了胜仗,没有半点封赏不说,却白白捱了一通军棍,还被褫夺军权,甚至还险些丢了性命。
换做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更何况是出身宗室、心高气傲的李庭孝。
对来瑱恨极的李庭孝,偷偷找到军中一众将领,大家聚在一起商量,都认为来瑱畏战不出,使得南唐丧失了最好的取胜机会。
于是,一众将领,联名写了一封奏疏,将巴陵这里的战事,以及军中发生的一切,添油加醋描述一番,让一个名叫蒋朴的校尉,骑上快马送往建康城。
临行前,李庭孝叮嘱蒋朴,让他进入都城之后,先去联络宗府和显族,在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之后,再带着奏疏前往宫中面圣。
蒋朴知晓事关重大,从巴陵出发,一路快马加鞭,路上丝毫不停,尽快赶到了建康。
蒋朴先去找了宗府和显族的人,将巴陵发生的一切,照实说了一遍。
建康城中的宗室和阀贵,听到来瑱不仅畏战,甚至还想处死有功之臣,一个个都是怒不可遏,纷纷声讨。
说起南唐宗室和显门,为何如此反感来瑱,还要把时间拨回到永王李璘反叛那会儿。
太子李亨当年逃亡江南的时候,永王李璘不仅没有嫌恶他,而且还非常大方的给钱给粮,李亨对此感恩在心。
之后,永王李璘手握李隆基给的任命书,打算自己到江南称帝,唐肃宗李亨不肯让位,派来瑱领兵去围剿。
结果,来瑱击败了永王李璘的叛军,还没来得及招降,永王李璘因为惊惧,居然全家逃亡,最后死在了岭南的恶瘴之中。
结果,南唐的宗室和显门,就将永王李璘身死的这笔账,统统记到了来瑱的头上,认为是永王出兵有因,而来瑱逼死了永王。
来瑱自己也是有苦难言,要怪就怪永王的军队败的太快,自己还没派出使者,麾下就已经击溃敌军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宗室带着蒋朴来到了宫中,求见圣上。
南唐如今的皇帝是唐代宗李豫,乃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
李豫年轻时,曾经打过不少胜仗,是一位知兵的皇帝,他知晓来瑱的本事,所以对后者非常信任。
所以,当李豫一开始看到奏疏的时候,对于其中抨击来瑱的话,他是并不在意的。
但是,当李豫看到奏疏后面一长串署名的南唐将领时,他又不能不引起重视。
如此之多的南唐将领,对于来瑱不满,说明军中真的出现了较大的矛盾,这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李豫决定采用李唐惯用的老办法,从宫中派遣一位宣慰使,前往巴陵去调查事情的原委,并且安抚将领的情绪。
而这位宣慰使,李豫依旧继承了李唐的优良传统,选了一个名叫曹庆凡的太监。
曹庆凡是李豫的掌砚太监,平日里负责御书房中的文书事宜,深得皇帝的信任。
此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但是身上也有唐朝太监的众多缺点——贪财好权,恃勋自伐,靡所忌惮。
曹庆凡带着蒋朴,领着朝廷的宣慰团,来到巴陵大营。
来瑱听闻朝廷来了天使,来调查军中的乱象,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人向皇上告了状。
而在出发前,就与宗室和显门联络过感情的太监曹庆凡,来到巴陵大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足官腔,向来瑱责问畏战之事。
换成是『懂事』的人,面对朝廷来的天使,首先要做的便是服软,接着便要送上大批财货,把太监哄开心了,接下来也就没啥事了。
但是来瑱是什么人,外号『来嚼铁』,特长就是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