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唐军队而言,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有些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北唐原本打算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巴陵城包抄,然而在数日里,这些军队开始陆续向后撤离。
此外,北唐荆江大营的军队,原本每日都有斥候小队,向四周进行探查,而如今巡游的斥候,全部派回了大营。
明眼人都能看出,占尽优势的北唐军队,明显内部出现了变故。
针对这一情况,在巴陵城中,大将来瑱将一众将领召集到一起,举行军议。
军议开始,薛南阳首先说了北唐军队,当下的异动。
有人提出,吐蕃人和回纥人正在围攻北唐,会不会是凉城朝廷向郭子仪发了圣旨,要求他火速带兵回援?
关于这个观点,来瑱不发一言,只是让薛南阳继续说话。
薛南阳:“就在昨日,敌军的荆江大营,有被俘虏的兵卒,逃了回来。”
听见这话,众将颇为意外。
薛南阳:“逃回来的兵卒,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敌军大营人心惶惶,混乱不堪,营内不停有军队调动,而且营帐、辎重等等,都开始收拾打包。”
南唐军中的一名游击副将,名为李庭孝,站出来说道:“将军,敌军后院起火,郭子仪不得不撤兵回援,这是我军趁机发起决战的好机会!”
来瑱看了李庭孝一眼,转头向薛南阳问道:“前几日,你说吐蕃人围攻长安,回纥人南下白亭,这些消息,是谁告诉你的?”
薛南阳:“有一群从关中来的流民,因为长安战事的缘故,向南迁移,最后与我军的斥候碰面,就将这些消息告知了我们。”
来瑱:“郭子仪早就切断了南北的通路,无论哪条路上,都有关卡和哨防,你可有想过,这群流民怎么就这样过来了?”
薛南阳一时语顿。
来瑱:“还有俘虏出逃,郭子仪的军队就是再无能,也不会平白无故看不住一群俘虏,这事你们难道就不觉得蹊跷?”
李庭孝此时站起来,发表了不同意见:“将军,郭子仪虽然切断了南北通路,但是例如山林、湖泊、支流等等,却是难以设卡截堵,所以这群流民如果运气够好,还是能够抵达这里的;至于另一件事,如果郭子仪奉旨立即回援,那么根本就无暇顾及其它,有俘虏出逃,倒也不是不可能。”
来瑱看向李庭孝摇头道:“想的简单,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巧合之事?”
李庭孝出身彬王府,本就是宗室之后,他本人还娶了江南孙家门阀的女子,在朝中也是名门望族,所以说话做事有着傲气的资本。
他心中有气,对着来瑱拱手说道:“将军,此乃千载难逢的时机,倘若就这般放跑了郭子仪的军队,那么再想要找到这样的好机会,就根本不可能了!”
来瑱沉声道:“江城之战刚刚打完,我军可战之兵,就算加上豫章、长沙等地的留守,也不过才三万之众。这三万将士,乃是江南西道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把这些老底也败光了,那么江南战局将会彻底糜烂。”
来瑱话中的意思,非常明了。
北唐有安西、朔方、河北、河西、关中这样的兵员征集地,随时都能够拉起来一只军队,奔赴前线。
但南唐就不一样了,南方人口大多都是未经战事,临时征集的士兵根本就难堪大用,来瑱手下这三万军队,可以说是整个江南最后的老底。
来瑱,或者说整个南唐,根本无法承担失去这些军队的风险。
所以,当下这个情况,来瑱宁可保守一些,也不肯贸然进攻。
这种思路其实也有道理,但是对于被北唐军队一直压着打的南唐将领来说,避战不出实在是憋屈。
李庭孝情急之下,说出口的话有些重:“将军,敌军溃逃之际,只想着明哲保身,此乃贻误战机的畏战之罪!”
听见这些话,来瑱也来了火:“我才是一军主将,你有何资格这般与我说话?来人,将他拖下去,以不服上之过,打他二十军棍!”
被军士架起,朝外拖去的时候,李庭孝面色恼怒,恨恨看向来瑱,却是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