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好几家电影厂,比如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是郑洞添,林子轩和他认识。
当然,这几家电影厂没有京影厂规模大,资源多,只是后备计划。
“这样也好,有了国粒的这份交情,要好谈的多。”冯晓刚赞成道。
就这样,好梦公司决定和韩三评进行合作,加深彼此的关系。
他们还讨论了一下电影拍摄的计划,《甲方乙方》要开始筹备了。
拍电影不是说等钱凑齐了再开始筹备,也不可能一开始账户里就有200万,那不现实,《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边拍一边筹钱。
这是一种常态,资金短缺是华国影视行业的普遍现象。
林子轩把《炊事班的故事》的版权卖给了空政中心,拿到了50万,这就可以启动《甲方乙方》这个项目了,后面的资金会陆续到位。
有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投资,有《炊事班的故事》的盈利,还有从社会上找到的投资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般是国家拨款给电影厂,由电影厂拍摄电影,到了民营影视公司时代,是四处找资金,集资拍片。
“尤哥的片酬就定在15万,冯哥的片酬定在7万,这里面包含了作为导演的酬劳。”作为制片人,林子轩做出来计划书。
“不用那么多,咱们自个的戏,有个几万块钱就行了。”葛尤摆摆手,不同意道。
葛尤拿了金牛奖影帝后拍片子的起步价是10万,以目前的市场行情,15万是正常价码,等到《活着》在国外拿大奖后,他的片酬还会涨。
冯晓刚在片子里饰演一个角色,片酬是1万,另外6万是导演酬劳。
这个导演酬劳和张亿谋不能比,和姜闻也有差距,不过比他拍电视剧赚的太多了。
“尤哥,现在都市场经济了,咱们还是按照市场规律来,你现在就值这个价。”林子轩劝说道,“再说了,你要是只拿五万的片酬,让其他演员怎么办,你是最大的腕,他们的片酬只能比你低,人家肯定在背后骂咱们这是变相压价呢。”
“让你这么一说我还成罪人了,得,那就这么着吧。”葛尤点头道。
“这也是为了定个标准,你以后接戏就按这个价码来,只能高不能低,低了跌份啊,你可是咱们公司的艺术总监,光这个头衔就值一百万。”林子轩说笑道,“对了,张导有消息么?片子该做好了吧?”
“听说是到国外做后期了,等回来差不多就成了。”葛尤估摸着。
林子轩挺希望张亿谋的《活着》能通过审查,在国内上映,那样他的小说也能跟着出版,在国内畅销,拿到版税。
再说,只要《活着》能过关,就说明上面的审查放松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更没问题了,姜闻容易找到投资商,把片子弄完。(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告状信
既然决定了和韩三评合作,林子轩就把《甲方乙方》的剧本和拍摄计划交给了韩三评,由他来推动这件事的进行。
林子轩不期望京影厂出资,只要能借用他们的拍摄器材和幕后工作人员就行了。
这部片子只有200万的资金,要精打细算,既然要合作,京影厂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他明白好梦公司要发展壮大不能光靠和电影厂合作拍片,还要逐步的培养自己的班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月初,张亿谋从国外回来。
《活着》这部片子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制作完成了,他想先放映一场看看观众的反应,这属于私下放映。
地点选在了他的母校,京城电影学院。
在电影学院,张亿谋属于大神级人物,他的电影被摄影系和导演系的学生反复揣摩。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亿谋的电影有着极为强烈的个人风格。
然而,当这部《活着》在电影学院放映后,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个观点认为这是张亿谋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张亿谋突破了自我。
另一个观点认为故事是好故事,不过张亿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