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交要讲投缘,似物类聚。反常的折节,并不为妖。
这其中主次,情和分——
譬如因果,说透了,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哪是来处?哪又是去处?歇语随心。
至理名言大体不过无聊的废话,废话却载满深奥晦义!
不懂,且罢,纯当鬼话连篇。
其实,很多时候,理所当然的底气,只因为一些小小疏漏,或者说命运的玩弄,立刻会变的不合情理,也即被冠名诧异。
比如兄弟和命运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眼,假如意外拼接到一起,强行嵌合。。。
这不是感情同命运的冲突,而是面对冲突该当的携手。
惊诧意外的偏折,岂能每次都清晰错愕,诧异也可以来的糊涂。
有许多人,或聪敏、或天赋异禀,他们其实早已窥测到未来命运洪流的分支,天然看的比旁人更远。
先知如此,智者如此,夫子如此,柳毅、亦如此。
可惜,当他喟叹,当他警惧,他们都忘了。
一些看似明白简单、多半必然会发生的完美预言,终归只是命运洪流里的一道分岔。
再完美的预测,没有经过宙光的洗涤,仍然只是妄想。
拈花一笑的乞丐,便是佛陀?他年若得道,才是。否则他为何生笑,并不重要。
能够预料到的危机,未必不会隐藏着迷雾。
在结果面前,过程毫无意义。
没来由的笃信,淡定表情定格瞬那一抹错愕。兴许,才是命运对当事者的无情嘲讽。
智珠在握?天赋异禀?
某种意义上超脱了凡俗,却从来不代表全知全能。
一步错,步步错,源头已错,歧途蹒跚,由此去推演,向前行,结果更是错上加错。
那不相干的,果真一无所系?
维系两点,未必是线呵。
命运总会用时间或距离之类的东西让人无奈抛却情义,但这并不是命运本身想告知的道理。反其道而行之,为何不可,有何不可,反正都是无意。
。。。
丙子年夏末初秋,一场罕见以致载入史册的暴雨,几乎令得半个唐国陷入洪灾。
碧空如洗的不周山外,却并不曾经受风雨洗礼。
那等穷山恶水,也许连老天爷都懒得唾弃。
所幸,人口稀疏的隐患,并不能打消山民们火热的心。
每天,都有许多人在山脚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猎人、挑夫、农户。
这些都是熟识,要么左邻右舍,要么邻村猎户。至于生人,并非没有,唯较罕见。
不周山算不得什么名胜,独在奇险凶恶昭著。以其通天峥嵘之势,不周山直面拒绝大部分文人骚客赏玩。同时,总有那些许落魄侠士,信了市井流言,试图入山寻宝,美其名曰瞻仰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