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国别体吗 > 第859部分(第1页)

第859部分(第1页)

不管怎么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最不情愿的选择。

联系了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之后,杜奇威与土耳其总理、土耳其国民军总参谋长等土方高层召开了网络视频会议,介绍了前线情况,并且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做了大胆预测与大致分析,在保证2个美军师将在7日之前投入战斗,并且担负起主要防御职责之后,杜奇威明确要求土军必须在南线坚持到美军到达,哪怕因此拼光全部精锐部队。为了引起土方高层的重视,杜奇威还直言不讳的提到,如果不能挡住共和国军队的这轮进攻,沦陷的将不仅仅是土耳其南部的山区,安卡拉肯定会受到威胁。

在杜奇威把话挑明的情况下,土耳其总理当场下达了最高动员令。

当然,杜奇威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根本靠不住的土军身上。

视频会议结束之后,杜奇威与洛布林夫人再次通了电话。这次,杜奇威只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那就是让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几轮常规轰炸任务,帮助前线作战部队缓解压力。

因为共和国空军已经动用了战略航空兵,所以洛布林夫人答应得非常爽快。

得到国务卿的支持,杜奇威直接联系了欧洲盟军总司令,美国空军上将多诺万,让他立即按照联军司令部提供的打击目标清单安排轰炸行动。杜奇威没有忘记提醒多诺万,这轮轰炸行动将关系到欧洲军团的生死存亡。

没有杜奇威的提醒,多诺万也不会掉以轻心。

在战术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均被牵制,而且无法立即向前线部署更多的战斗机的情况下,出动战略航空兵成为了美军唯一的选择!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04章 速度竞赛

7月5日夜间,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执行了第一轮轰炸任务。

按照杜奇威的要求,美国空军出动了大约80架B…7C型战略轰炸机。因为B…7C是用来取代早已老旧不堪的B…52与B…1系列的“廉价轰炸机”,虽然性能比共和国空军的H…9S好一些,也新得多,但是同样不具备战略突防能力,所以与共和国空军的做法一样,美国轰炸机使用的也是射程接近2000千米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攻击来得很突然,也很猛烈。

总共82架B…7C投射了接近1000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上百个目标,平均每9枚导弹攻击1个目标。在现代化的防空体系面前,这样的攻击效率已经非常出色了。

面对高价值战略目标,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不但需要突破敌方的战略防御系统,还要躲过战区防空反导系统,在击中目标之前,还得突破末段拦截系统的封锁,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突防过程一点也不为不过。因为巡航导弹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弹道来避开敌人的防空系统,或者从防空系统的缝隙中穿过去,较快的速度能够缩短导弹暴露在防空系统内的时间,提高了突防率,所以在整个突防过程中,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主要敌人不是那些远程防空系统,而是守在目标近旁的末段拦截系统。

随着高能激光、粒子束武器等等能量武器问世,末段拦截系统几乎成了所有打击弹药的克星,别说块头硕大的巡航导弹,就连小得多的炮弹都能被拦截下来。

如何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了提高巡航导弹作战效率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讲,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从亚音速提高到超音速,再提高到高超音速(6马赫以上),就是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如果面对的是速射机关炮、滚转导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拉姆”防空导弹)等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末端拦截系统,别说高超音速,只要速度超过3马接,导弹的突防概率就将高得惊人。事实上,共和国与美国花巨资研制能量拦截系统,就是因为传统的末段拦截系统已经落后,无法对付速度越来越快的导弹。

由此可见,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与能量拦截系统几乎是同时诞生的。

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时候,工程师首先就得考虑如何对付能量拦截系统。因为在21世纪20年代,真正具备实战部署能力的只有高能激光器,其他的能量武器,包括速射电磁炮都在理论研究阶段或者工程测试阶段,所以导弹工程师首先要应付的就是高能激光器的威胁。

与战略防御系统中的高能激光器不同,末段拦截系统的高能激光器有自己的特色。

不管怎么说,拦截即将杀到跟前的巡航导弹与拦截几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外的弹道导弹肯定有很大的区别。别的不说,巡航导弹往往会“集群攻击”,即数枚、甚至数十枚导弹同时攻击同一个目标(这样的情况在海战中最常见),所以末段拦截系统所使用的高能激光器必须具备在极短的时间内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除了需要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外,对高能激光器的工作方式也有要求,即攻击任何一个目标的时间必须以毫秒计算,不可能持续照射一个目标。

由此可见,末段拦截系统里的高能激光器,都应该是脉冲激光武器。

说简单点,就是在瞬间输出足以摧毁目标的能量。

与之相比,因为作战距离太远,激光束会在传递过程中衰减,所以战略防御系统所用的激光器都是连续波,或者连续脉冲,需要持续照射目标数秒、甚至10多秒,才能烧穿目标的外壳,摧毁目标。

针对这一情况,导弹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

首先是提高导弹弹道高度,让导弹在大气层顶端或者电离层内飞行,以“过顶”方式发起攻击,避免过早进入末段拦截系统的作战范围。其次是采用末段助推火箭发动机,将导弹的俯冲攻击速度由巡航时的6到10马赫提高到20马赫以上,达到弹道导弹的水平,最大限度的缩短暴露在末段拦截系统作战范围内的时间。三是采用预塑爆炸单体,在弹头攻击目标的时候引爆弹体制造假目标,干扰拦截系统的观瞄设备,加大拦截系统的反映时间,提高弹头的突防率。最后就是采用弹道导的热护罩,即在弹头外表面涂敷一层受热后会蒸发汽化的涂料,带着受到能量武器攻击后产生的巨大热量,避免弹头因为过热变形而导致偏离原先弹道。

实际使用中,这些办法往往会同时采用。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让弹头旋转,增加能量武器的照射面积,从而分散照射时产生的热量。因为激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脉冲激光器的一个照射脉冲在数毫秒到数十毫秒之间,所以用脉冲激光器照射导弹,如同用手枪射击芭蕾舞演员,在子弹面前,演员转得再快也没有丝毫意义。

事实上,早在20年代末,共和国研制出了第一台输出功率达到1000兆瓦的高能激光器的时候,就在西北的某空军靶场做过一次试验,用该激光器在0。064秒内发出的10个脉冲拦截1枚155毫米榴弹,结果证明,炮弹的自旋运动并没对脉冲激光产生太大的影响,只要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够大,肯定能够烧毁弹壳,让炮弹的气动外形发生变化,使炮弹偏离目标。按照理论计算,对付155毫米榴弹,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0吉瓦(即10000兆瓦)以上,并且在50毫秒内输出至少20个脉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