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国别体吗 > 第858部分(第1页)

第858部分(第1页)

在军备竞赛的推动下,双方都提高了开发基点。

按照共和国海军在2042年初公布的一份资料,第一种螺旋电磁炮的口径将从原来计划的150千克提高到300千克,而且海军希望在采购之前,将螺旋电磁炮的最大投送能力提高到450千克。美国海军也不例外,在2041年底就宣布将第一种螺旋电磁炮的口径由300磅提高到600磅,希望在正式装备的时候达到1000磅。

当然,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炮弹质量,还有射程。

轨道电磁炮的极限射程在850千米左右,而螺旋电磁炮很有可能没有极限射程,也就是说,螺旋电磁炮在理论上具有把炮弹直接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

事实上,这也是螺旋电磁炮最吸引海军的地方。

要知道,如果能够直接将炮弹送入近地轨道,就不需要在炮弹上安装轨道火箭发动机了,只需要安装一具小型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从理论上计算,在此情况下,炮弹的有效载荷在90%以上。也就是说,一枚质量为450千克的炮弹,在落到目标上的时候,质量将在400千克以上。果真如此的话,就算这不是装了炸药的炮弹,而是一根铁棒,也能砸沉一艘万吨级巡洋舰。更重要的是,在有效载荷为400千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采用“子母弹”的技术来提高打击效率。说形象一点,这就好比在对付身前的敌人时,霰弹枪比狙击步枪更加适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随着以色列参战,裴承毅也忙碌了起来。

双方的炮战还没结束,裴承毅就给罗少鹏下达了命令,让他立即率领部队南下,并且听从南方前线指挥部的指挥。随后,裴承毅联系了苏劲辉,让他在利用第二战斗单位时,充分考虑持续作战的可能性,不要一下使出全部力气。

这个时候,第八战斗单位的第一批部队已经到达了阿勒颇。

土耳其战场上,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已经包围了美军的欧洲军团。因为以色列突然参战,所以袁晨皓没有急着动手,而是主动联系了裴承毅,表示为了配合苏劲辉,可以调整进攻计划。

袁晨皓的积极态度,让裴承毅松了口气。

按照他的要求,除了用远程炮火打击欧洲军团之外,不要采取其他行动。

到这个时候,中东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决定最终胜负的,不是第九战斗单位能否挡住美以联军的锋锐,也不是欧洲军团能否顶住共和国陆军的压力,而是第八战斗单位能否赶在美军做出调整前杀入土耳其境内,并且用强有力的进攻告诉对手,安卡拉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03章 被动应战

因为局面已经明朗,所以在这个时候,杜奇威反而轻松了下来。

在他看来,裴承毅无论如何也不会抛弃叙利亚,或者说,共和国当局不可能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库尔德人问题而牺牲掉叙利亚。

收到第二战斗单位从哈塞克南下的消息时,杜奇威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更加轻松了。

这一情况完全证明了他的判断,即裴承毅无论如何也不会丢下叙利亚。

当然,没有什么让杜奇威高兴的,准确的说,还没有到高兴的时候。

作为联军最高指挥官,杜奇威非常清楚眼前的局势,看上去,以色列突然参战,占到了很大的便宜,实际上,对美以联军有利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改变。杜奇威可以怀疑叙利亚军队的战斗力,可他绝对不会怀疑共和国军队的战斗力,特别是运动能力。第九战斗单位早就严阵以待,第二战斗单位肯定会以运动战的方式协助防御。如果达扬不能充分利用前面10多个小时,等到第二战斗单位赶到,美以联军就将由主动变为被动,能否取胜就将成为悬念。

到时候,成为悬念的还不仅仅是大马士革南面的战斗。

因为戈兰高地方向上的战斗打响之后,驻扎在哈塞克的第二战斗单位就出发了,所以杜奇威有理由相信,裴承毅早就猜到他会在5日凌晨采取行动,并且提前做好了准备,不然之前在北面佯动的第二战斗单位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做出反应。

想到这里,杜奇威不得不有所担心。

如果裴承毅在4日夜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猜到美以联军将在5日凌晨动手,他为什么不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

战争理由吗?

简直是狗屁不通。CIA与摩萨得可以导演一出闹剧,军情局肯定能够如法炮制。

把主动权留给耳手,这显然不符合裴承毅的一贯风格。

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裴承毅压根不想要主动权,或者说,杜奇威捏着的不是主宰战争进程的主动权,而是一根已经被点燃了的导火索。

果真如此的话,此时美以联军做的一切,都在裴承毅的预料之中,而且正是裴承毅希望看到的。也就是说,裴承毅肯定有更加长远的打算,为了达到目的,他不但要想方设法的迫使杜奇威在南线开打,还要让杜奇威认为已经扭转了局面。

这个想法,让杜奇威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与他对阵的是其他人,哪怕是袁晨皓,或者苏劲辉,杜奇威也会立即否决开始的念头。问题是,站在他对面的是让他吃了几次大亏的裴承毅,半岛战争与印度战争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绝对是一个能够在开战的时候就能为如何结束战争做打算的将军。杜奇威多次惨败,输的都不是战术指挥才能,而是战略判断、以及战局把握能力。事实上,裴承毅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在战术上做文章的指挥官,严格说来,从半岛战争开始,几次很有创意的战术行动基本上都与裴承毅无关,他只负责提出目的,具体的战术策划都是由他手下的参谋完成的。

毫无疑问,如此大的破绽,肯定是裴承毅有意暴露出来的。

想到这里,杜奇威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知道,错误的行动,只能带来更加惨痛的失败。更重要的是,裴承毅能够对战局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也就有能力断定对手在慌乱之中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做好相应准备。

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杜奇威把地面战斗打响以来的交战过程梳理了一遍。

因为是回忆过去的战斗,所以杜奇威可以尽量客观一点。

当他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来观察已经结束的战斗时,才猛然发现,共和国军队的进攻不但行云流水般的顺畅,而且环环相扣,几乎没有什么破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各路进攻行动都进行得井井有条,简直就像是一支部队在作战。不管杜奇威是否愿意,都得承认,裴承毅策划进攻的能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一个这么出色的指挥官,肯定不应该忽略最重要的方向。

事实上,共和国军队在北面攻得越猛,表明裴承毅越不想输掉南面的战斗,因为只有在北面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他才能在南面有所作为。从整体战略上讲,只要共和国当局不打算像干掉韩国那样干掉以色列,就不会对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抱任何幻想。因为共和国当局确实不可能灭掉以色列,所以最终的结果不会对共和国好到哪里去。在此情况下,不管裴承毅是否愿意,都得做好半途而废的准备。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国家利益,他只能在北面战场上大做文章。

也就是说,在裴承毅眼里,南面才是次要方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