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允冠百王刘秀传伏波将军 > 第四十二章 蛟龙出海56(第3页)

第四十二章 蛟龙出海56(第3页)

刘玄嘿嘿一笑,“我就只喜欢百姓之乐。”

刘秀正色道:“人生自有天命,天命不可常有,大业不能固争。陛下天命如此,又哪是普通百姓之乐能比的。”

“文叔,那你的天命是什么呢?”刘玄坐到一个长榻上,向刘秀招招手,想让他也坐到跟前来。

刘秀拉过一个短榻,坐到刘玄跟前,笑道:“我一向喜欢诗书。如果有一日天下太平了,我能闲居一处,在田林耕种之余诵读经书,便是人生之福了。”

“你倒还如从前的喜好。”

“人生喜好,自小养成后,怕是一辈子也改变不了。”

“是啊,我幼时就爱吃腊祭之日的熏肉,现在也一样爱吃,只是没有原来的好味道了。你还记得吗?有一年,我偷了一块熏肉,跟你和巨伯一起藏到山中分吃。”

“记得记得,陛下自幼仁爱,我们都相记在心。希望陛下能一直如此待民,我们刘汉江山便能长久如故了。”

刘玄叹了一口气,“如今天下未安,我的心也不安啊。”

“陛下心忧天下,正是天下人之幸。现在虽然一时之乱,但只要将士一心,终将会有天下太平。”

“文叔,你觉得以长安为都如何?”

刘秀忙道:“国之都城,是天下重地,我知之甚少,实在不敢妄言。当初高祖定都,也是征求众人的意见,陛下也不妨多听众人之见。”

“大家都各有主张,你有什么看法,不必拘泥,随意说说就是。”

“长安久为都城,有京都气概,只是不知如今的情势如何了?”

“我就是为此烦恼呢,好好一个长安城,天天杀戮。把大好的都城给破坏了,到时再去那做天子,还有什么气派。”

刘秀想起来歙说的定都之事,便缓缓道:“陛下贵为天子,当远离杀戮。如果非要臣建议,我倒觉得可先定都洛阳,等天下大势已定,再图长安,这样更稳妥。”

刘玄叹道:“这些绿林军的将士,习惯了杀戮,不干点烧杀抢掠反倒不习惯了。都说长安繁华,大家都急着想去长安。”长安的繁华早让刘玄神往不已。

“陛下光复刘氏江山是千秋之功,但却不能以杀戮来治理天下,否则天下百姓人人自危,国家便始终难以安定。陛下本是善良之君,切不可因为杀戮而影响美名。”

“还是文叔知我心。我不喜欢杀戮,只是这些人过惯了草寇生活,一时积习难改。”

“将军们常在生死场上拼杀,有点积习也是难免的,陛下也不必担心。只要大家忠心报国就好,陛下是要建万年的江山,而不是一时之荣华。”

“说得好,我想迁都长安,其实也有深意。”刘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刘秀见他得意洋洋,也不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刘玄道:“我是想趁这次迁都,将人员进行重新调整。使忠心报国之人得以重用,使刘家江山得以长存。”

刘秀赞叹道:“陛下真是英明,如此一来,陛下定能运筹四海于帷幄之中,平定天下于宫室之内。高祖创业,也不过如此。如果基于这样的宏伟构想,那定都长安倒不失为好主意。”

刘玄喜形于色,诚恳道:“文叔跟我一起去长安吧,正好为我谋划天下大事。”

刘秀一脸惊喜,起身拜道:“谢陛下信赖,我一定为陛下竭忠尽智,愿为陛下重兴刘汉江山赴汤蹈火。”

刘玄满心欢喜地扶起刘秀道:“好,只要文叔有此心,一定会有享不尽的功名与荣华。”

刘秀一脸向往之情,喜道:“当初到长安求学,未得功名,一直引以为耻,真不料还有机会再去长安。能在刘汉江山的土地上耕读传家便是我刘秀最大的荣华富贵了。”又问刘玄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我倒是希望越快越好,只是河北迟迟没有安定……”刘玄连连叹气。

刘秀道:“陛下也不用着急,现在天下之乱重在长安与河北,长安不定,朝廷难安,河北不定,天下难安。只是这两个地方拖得时间越长统一天下就越难。臣愿马上出发,为陛下安定长安。陛下也当早日派人安定河北,否则长安没有根基,陛下也无法有安稳日子。”

刘玄点头道:“文叔说得很好,你且去准备,你先替我去安定……如何?”

“好,我回去马上准备,愿随时为陛下启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