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人敢剪发。
但他敢肯定。
这种分体式新式服装,一定首先会被人们,在私下里穿戴。
听听,周围经过的女眷,正在议论什么!
“燕王妃她们的女装太好看了。”
“可不嘛!”
“回去后,我就要做一身燕王妃这样的新式服装,不能在外面穿,自己家里穿穿,还不能吗?”
“你家那位,可是一个十分保守,十分痛恨燕王的人……”
“怕什么!咱们打扮的好看,他们这些臭男人也高兴,不是吗!”
……
胡惟庸听着女人们的议论,眼中忧虑更浓了几分。
妖风邪气!
这股妖风邪气,势必从这些女人们开始,影响整个大明!
就怕,就怕从服饰开始,越来越多人,思想上,都受燕藩的妖风邪气影响啊!
尤其是那些青年人!
……
马车内。
朱棣透过玻璃窗,看着水泥硬化的道路,然后,又看向,冒着几股浓烟的地方。
那里,应该就是金陵工业区了。
朱樉正在推拉玻璃车窗,研究这这两马车,无意间瞥到朱棣的视线,“别看了,现在的金陵工业区,就那么半死不活吊着,父皇已经决定,让你小舅子,也就是辉祖,暂时从京营抽身出来,去金陵工业区整顿……”
朱棣收回视线。
此事,方孝孺去时,已经简单提及过。
“大哥把水泥烧制的技术,转让给私人了,别说,价格的确降下去了……”话中,朱樉看了眼朱雄英,“这些人,依托士绅修建农田水利,并且以地方官府的名义,半强制性,推动乡土村社修建农田水利,现在烧制水泥,以及专门开采烧制水泥矿石的工厂确实越来越多,可工人的处境嘛,一言难尽……”
朱棣认真听着。
此事,这些事情,海商回去后,都告诉他了。
两年前,随着金陵工业区的维持越来越艰难。
大哥终于对私人开办水泥厂松口了,不再坚持了。
效果的确有。
通过压榨工人的方式,在矿山就近烧制等等创新。
大明的水泥工业迎来了一个膨胀式发展期。
朱棡接过朱樉的话,说道:“也多亏了老四你们燕藩的水泥制品彻底退出大明,否则,以你们制造水泥的成本,展开竞争的话,朝廷这边这些私人商贾开办的水泥厂,一定会把他们的雇工当牲口使唤……”
“因为你们的退出,大明这边某些群体备受鼓舞,鼓吹什么,雇工身股制的优越性,比不上私人……”
一直耐心倾听的朱雄英,这时,不由好奇开口,“四叔,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雇工身股制工厂和大明这边的私人工厂,技术条件一样的情况,由于雇工身股制要将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分给雇工,是否在竞争中,无法和私人工厂进行竞争?他们的盈利再投资能力,明显比雇工身股制工厂强大。”
朱樉、朱棡不由诧异看了眼朱雄英。
这个问题很深刻,很尖锐!
他们都没想到。
“不可能。”朱棣笑着摇头,“的确,技术水平相当的时候,私人工厂通过压缩人工成本,可以实现更大盈利能力,而盈利大,再投资能力的确大。”
“但你们却忽略了一点,技术创新。雇工身股制工厂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动力要远远超过通过压缩人工成本,创造更大利益的私人工厂,当雇工身股制工厂,遇到困难时,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为了自身利益,都会拼命研究、努力,利益驱动下,人能迸发出的创新力,是难以估量的。”
曾今,他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