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剑掏出来?sha人灭口?
老渔夫脸色一变,心说这回算遇上了一个白眼狼了。跑吧,肯定跑不过。干脆,看看这小子要干什么。
“嚓。”剑出鞘,虽然日头已落,但是借着月光,也能看到那把剑闪闪发光,宝剑,绝对的宝剑。
“老丈,承蒙救命赠饭之恩,这把剑是楚王的宝剑,上面镶着七颗宝石,价值百金,无以为报,这把剑就送给您。”伍子胥将剑回鞘,递给老渔夫。
老渔夫笑了,他知道这剑不能要,他也不想要。
“我见过楚国的通缉榜,说是捉到伍子胥或者提供情报者赏粟五万石,并且授予爵位。连这样的悬赏我都不要,难道还在乎这一把宝剑?”老渔夫说,说完之后,他就后悔了,因为他看见伍子胥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
“这么说,你知道我是谁了?”伍子胥有些紧张起来。
“啊,没有,没有,我只是说楚国的悬赏一向很高。”老渔夫急忙说,他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种恐怖的气氛。“你,你赶快走吧,不要让楚国人看见。”
“那,请问老丈尊姓大名,以便今后报答。”伍子胥却不肯走,问道。
“嗨,有什么好问?你是从楚国偷渡的人,我是违法渡你过来的人,大家都是罪犯,知道名字干什么?我就叫你芦中人,你就叫我渔丈人就行了。今后你要是升官发财了,别忘了我啊,哈哈,哈哈。”老渔夫尴尬地笑笑,试图掩饰自己的紧张。
“好。”伍子胥说,老渔夫越是紧张,他就越是担心,即便自己到了吴国,若是被费无极知道,也一定会派人来追sha自己的,所以,自己的行踪一定不能暴露。
走了两步,伍子胥又走了回来。
“老丈,把盎浆藏好啊,千万别被别人看见了。”伍子胥说,一双眼睛则紧紧地盯着老渔夫。
这句话什么意思?因为盎浆用来待客,如果有人看见老渔夫提着剩下的盎浆回去,难免会问来了什么客人,岂不是很容易暴露?
老渔夫后退了半步,摇了摇头。
“看来,我怎么样你都不会相信我了,好,我让你放心。”老渔夫说完,一转身,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岸边,然后一纵身上了小船,在船上左右摇晃,也就是两三下,小船翻了个底朝天,老渔夫则倒栽进了水里。
“啊。”伍子胥大吃一惊,这老渔夫要干什么?玩自sha?
伍子胥急忙来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老渔夫浮上来,眼见得自sha身亡,尸首随江水冲走了。
“壮哉,渔丈人。”伍子胥感慨,然后带着公孙胜,放心地走了。
不远处的芦苇中,老渔夫探出一个头来,轻叹一声:“唉,这年头,好人难做啊。”
按《吴越春秋》,老渔夫“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是自sha成功了。不过,于情于理,老渔夫都没有为一个陌生人自sha的理由。从技术角度来说,一个老渔夫投水自尽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
所以,老渔夫只是担心被伍子胥sha人灭口,因此作了一个自sha现场保护自己而已。
第一七八章剩女的软饭
伍员(扑灯蛾牌):老丈丧江河、丧江河,不由人珠泪落!得展凌云志,一定报恩德、报恩德!
伍员(西皮摇板):娘行身投河,两眼泪如梭。你死皆因我,可怜女娇娥。日后若得仇报过,建碑立旌报恩德。
——京剧《伍子胥》
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谁知昭关有阻拦。幸遇那东皋公行方便,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一连几天我的眉不展,夜夜何曾得安眠。俺伍员好似丧家犬,满腹的冤恨我向谁言。我好比哀哀长空雁,我好比龙游在浅滩,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今夜晚怎能够盼到明天。
——京剧《文昭关》
伍子胥的故事曲折复杂,颇有戏剧性,因此,古今以来都是戏剧钟爱的题材,以上是京剧中的两种。
过昭关这一段,《左传》没有记载,《史记》与《吴越春秋》则有记载,因此应该是信史。京剧中所提到的东皋公是扁鹊的弟子,帮助伍子胥过昭关,则是艺术加工的人物,因为那时候连扁鹊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徒弟怎么能出来活动?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这成为一个典故,尽管其中有传奇的成分。
——剩女投江
离开江边,伍子胥带着公孙胜借着月色一路急行,看看走得远了,这才离了大道,找了一个僻静隐蔽的树丛歇息。
第二天天蒙蒙亮,伍子胥背着公孙胜,继续赶路。
看看又到了中午,伍子胥和公孙胜饿得肚子呱呱叫,却又不敢走街串巷,正在发愁的时候,远远看见一条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