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渔父渡我!”伍子胥又喊了一遍。

老渔夫张张嘴,似乎要说话,恰好这时岸边又有行人过来,老渔夫于是又闭了嘴。

伍子胥要崩溃了。

然而就在他行将绝望之际,他听到了歌声。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老渔夫在唱歌,歌声难听至极。伍子胥眼前一亮,在他听来,这是一首最动听的歌了。

这两句歌词啥意思?太阳要落山,月亮要上天,咱们在前面芦苇荡见面吧。

上游不远处,有一处芦苇荡。伍子胥带着公孙胜,沿江而走,急匆匆到了芦苇荡中,从中穿行到了江边。

果然,老渔夫也将船撑到了这里。

老渔夫又唱了:“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歌词大意是:天快黑了,快上船吧。

老渔夫,著名民歌手。

伍子胥更不犹豫,等到小船靠岸,将公孙胜拎起来,扔到船上,然后自己也上了船。

借着昏黄的夜色,小船摇摇晃晃,渡过了大江。

这条大江是什么江?长江。

江的对岸,已经是吴国的地界。

下了船,伍子胥总算放下一点心来。

“爷爷,我好饿。”公孙胜叫伍子胥。

“公子,我们已经到了吴国,不要叫爷爷了。”伍子胥说,说完,他有些后悔,因为老渔夫就在旁边。

老渔夫泊好了船,对伍子胥说:“看样子,你们是饿了一天了,你们在这树下等等,我给你们取点吃的来。”

老渔夫走了,远处,灯光点点,是一处小渔村,他应该是回家去了。

伍子胥等了一阵,不见老渔夫回来,难免有些忐忑。

“公子,虽然这里是吴国地界,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先躲起来。”伍子胥不敢怠慢,带着公孙胜躲到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不久,老渔夫来了。老渔夫的手中提着一个篮子,来到树下,却没有看见伍子胥和公孙胜,老渔夫放下篮子,四处张望。

“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老渔夫高声喊道,什么是穷士?后人解释多为贫穷之士,其实不然,应为穷途之士,也就是逃难之人。

后来,芦苇也被称为穷士芦,就出于此。

伍子胥心中一凛,看来,这个老渔夫看出自己是落难之人了,怎么办?

“芦中人,出来吃饭吧,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还怕我这个老头把你怎么样?”老渔夫又喊了一遍。

伍子胥想了想,如果老渔夫真要抓自己,恐怕就不是这样的阵仗了。

于是,伍子胥抱着公孙胜,从芦苇丛中走了出来。

“你难道不相信我?”老渔夫对伍子胥说,似乎有些不满。

“亡命天涯,不得不处处小心啊,老丈体谅。”伍子胥说,倒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老渔夫给他们准备的饭菜倒很丰盛,麦饭、鲍鱼羹和盎浆,麦饭不用说了,鲍鱼羹那可是招待贵宾的,那么,盎浆是什么?盎浆是一种经过粗浅发酵的米汤,其味略酸微甜,基本上,很类似现在的醪糟汤。一般人家喝不起酒,就用盎浆招待贵客。

基本上,就算是有酒有肉。

伍子胥和公孙胜正饿得发慌,于是两人也不客气,两双筷子飞舞,片刻之间把饭吃了个精光。

吃饱了喝足了,伍子胥解开裤腰带,从裤裆里掏出一把短剑来。

为什么短剑藏在裤裆里?因为过关的时候怕被发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