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来弄去,六卿当中也只有韩起和中行吴出头了。
韩起,家教不错,在乎名声,但是骨子里很贪;中行吴,典型公子哥儿,能力一般,喜欢扮酷,还喜欢搞搞新意思。
基本上,这段时间,晋国就靠这两位来折腾了。
——调包计
韩起有很好的家教,所以他懂得谦让。
赵武能够当上中军帅,就是因为韩起的谦让。所以在赵武去世的时候,点名要韩起接任中军帅。实际上,作为中军佐,也该论到韩起了。
在楚灵王登基的那一年(前541年),韩起成了中军帅。
第二年春天,韩起前往鲁国访问。这是一个惯例,新任中军帅会去几个最亲近的国家聘问,以表达对友邦的尊重。
韩起首先来到了鲁国,在鲁国,韩起参观了鲁国太史的家,看到了《易》、《象》以及鲁国的史书《鲁春秋》,感慨“周礼尽在鲁矣”。
随后,鲁昭公和季文子分别设宴款待韩起,席间,双方各自吟诵《诗经》,韩起举止得体、谈吐大方,所用的诗都很恰当,因此受到鲁国人的高度评价。
从鲁国出来,韩起又去了齐国。
齐国同样是安排了两场宴席,一场由齐景公宴请,另一场由卿大夫们宴请。
在卿大夫的宴席上,子雅和子尾分别把自己的儿子子旗和子强叫来,请韩起看看。
“嗯,你们这两个儿子都保不住自己的家族。”韩起观察了一阵,得出这样的结论。
子雅和子尾都有些尴尬,齐国的大夫们则对韩起的判断嗤之以鼻。
“韩起是个君子,君子心诚,他说得是有道理的。”只有晏婴一个人支持韩起的判断,实际上,他有同样的判断。
至少在这个时候,韩起还是个君子。
可是,这个君子,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从此之后,韩起还是个君子,不过,是个伪君子了。
韩起从齐国回来之后不久,又去了一趟齐国,这一趟是迎亲去了,晋平公娶了齐景公的女儿少姜作夫人,因此派上卿去迎亲。
少姜到了晋国,深受晋平公喜爱。可惜的是红颜薄命,没几个月,竟然中风死了。晋平公伤心欲绝,而齐景公听说了,决定再把一个女儿嫁过去。
就这样,第二年,韩起又去齐国迎亲了。
如果说前两次来的那个韩起还是个君子,那么,这一次来的韩起就已经是伪君子了。
在赶走了庆封之后,子雅和子尾成了齐国最有权势的人,而子尾和韩起的关系不错。
韩起去迎亲,齐景公派了子尾去送亲。于是,韩起和子尾两人带着齐景公的女儿,从齐国出发到了晋国。
进入晋国,齐国送亲的人纷纷回去,就只剩下了子尾。到这个时候,子尾有话要跟韩起说了。
“元帅,有事跟你商量下。”子尾来到了韩起的帐篷里,提着两个大包,把包打开,里面都是财宝。
“这,你这是什么意思?”韩起有些吃惊。
“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你太客气了。”韩起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韩起是个聪明人,在齐国的时候,子尾就对自己非常客气,而且已经送了不少东西。如今又登门送礼,肯定有什么事情要求自己了。
果然,子尾堆着笑说:“元帅,承蒙你不把我当外人,我真是好荣幸好荣幸。有件事情,我想请你给我拿个主意。”
“什么事,你说。”
“咱闺女今年不是十五岁了吗?论长相那是没得挑,再加上咱家的地位,说实话,一般人家来求亲,咱眼都不搭他一眼。”子尾突然说起了自己的女儿,韩起一听,这是要向我提亲?可是我儿子都大了,孙子还太小,不合适啊。
“那,要不,我帮你物色物色?”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