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实上,楚国人确实不打仗了。
楚平王对于大臣们相当宽容。
登基当年,为了获得诸侯们的信任,楚平王派枝如子躬出使郑国,把楚国占领的郑国的犨、栎两地还给郑国。
子躬还没到郑国,郑国驻楚国地下办事处的线报就到了,说是楚平王要派子躬把犨、栎两地还给郑国,郑国人非常高兴,于是热情接待了子躬。
可是子躬这人打了个小算盘,也不知道是要挣表现还是真心爱楚国,总之,到了郑国之后绝口不提这件事情,一直到访问完毕要回国的时候,郑国人忍不住了。
“我们听说,楚王要把犨、栎两地还给郑国,不知道有没有这事?”郑国人不好明问,拐个弯问。
“是吗?我不知道啊。”子躬装起糊涂来。
回到了楚国,子躬来见楚平王复命,楚平王就问起犨、栎两地的事情。
“我犯了错误了,我违抗了大王的命令,没有还给他们,请惩罚我。”子躬一边说,一边脱衣服,作出准备挨板子的架势来。
楚平王有点哭笑不得。
“算了算了,你也是好意。这样,你先回家休息吧,以后有出使的事情,我再派你去吧。”楚平王说,算是没有追究他。
不过那以后,子躬再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了。
楚平王并不愿意杀人,可是,有的时候,他还是不得不杀人。
楚平王能够成为楚王,令尹蔓成然功不可没。在当上令尹之后,蔓成然就有些飘飘然了,他认定楚平王是个宽厚的人,也就是说是个可以欺负的人,所以,他有些得意忘形了。
蔓成然一开始是小贪,后来渐渐演变为大贪,楚平王看在他的功劳上,对他是一再忍让,而蔓成然却毫不自觉。后来,蔓成然和养由基家族勾结在一起,欺行霸市,卖官鬻爵,干了很多坏事。直到有一天,楚平王再也忍无可忍了。
“老蔓,你,你太不自觉了。”楚平王终于摊牌了。
“我,我怎么了?大王,有误会啊。”蔓成然还有些不在乎。
“误会?谁跟你误会?”楚平王发火了,他将自己调查到的蔓成然和养家勾结在一起的一系列腐败行径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声音越来越高,火气也越来越大。
蔓成然听得一身冷汗,到现在他才明白楚平王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到现在他才回想起来楚平王当初的冷静和果断以及冷酷无情。
“大王,我,我错了。”蔓成然服软了,他想起子干子皙的尸体,他怀疑自己也会是同样的下场。
他想对了。
“老蔓,罪孽深重,我也救不了你。不过,你放心,你伏法之后,我会好好待你的儿子。”楚平王说,这段话有两个含义。第一,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杀了你,还会对你儿子好;第二,如果你把当初吓死子干子皙的事情说出来,你儿子也没有好下场。
怀柔与威胁,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体现人性关怀,又带着威胁恫吓。
蔓成然无法抗拒,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
蔓成然就这样死了,楚平王没有食言,把他的儿子斗辛封在了郧地。
而养家就没有这么幸运,因为楚平王没有给他们承诺的义务。于是,养家全族被灭,养由基的后代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而楚国,就这样戏剧性地退出了霸权的争夺。
那么,晋国人呢?他们这段时间怎样对待自己的霸业呢?
日期:2010…06…11 09:47:32
第一七一章伪君子
自从栾家被灭之后,晋国就只剩下了六大家族,六卿配六大家族,倒是个绝配。这下好了,从前坑少萝卜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每家保证都有一个卿的席位。
问题是,这样一来,卿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世袭制了。
既然大家都有了世袭的卿位,利益冲突一时就小了很多,于是,晋国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和谐局面。
所以,和谐与否取决于坑和萝卜的数量。
晋国这个时候的六卿分布是这样的:中军帅韩起、中军佐赵成(赵武之子)、上军帅中行吴、上军佐魏舒、下军帅范鞅、下军佐智盈。
其中,韩家和赵家是世交,韩起和赵成的关系很铁;中行家和范家也是世交,中行吴和范鞅也走得很近;智家和中行家是同宗,再加上智盈岁数小,一般也就跟中行吴交往多一些;魏家是后进的家族,再加上魏舒当年和栾家关系比较近,所以魏家略显单薄,魏舒也很小心地与各家保持着距离。
六卿当中,赵成性格比较老成,身体也不好,所以一向比较低调;魏舒不用说,处处小心,能不出头就不出头;范鞅自从灭了栾家以来,收敛了许多;而智盈岁数较小,身体也不太好,因此也是遇事能躲则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