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拢整个郡,李洵有许多事情要忙碌。
首当其冲的,便是安顿南郊那近两万被印子钱迫害卖身为奴的百姓。
在周应亭上岗后,他便直接下令让他组织了一次更改户籍的工作,让所有受害者全部恢复平民身份。
这些人有一部分的卖身契是在庞芝元手中,便直接放了改籍。
其余在大户们手中的,也是直接改了籍,没有给他们任何赎身费用。
这算是他们在贪官手中强买良民的教训。
见李洵没让他们无偿归还买走的土地,倒也没有大户敢为此闹事,都乖觉地放了人。
如今他们再让那些村民给他们种地,按照李洵新出的规定,每日便是要开工钱管饭的了。
但如今春耕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没多少地需要种了,少不得还得创造其他工作岗位才能让这些百姓顺利支撑到下一个丰收的季节。
李洵索性又征集了一些人去给他修路修庄子建工坊,倒是立竿见影地加快了修建的进度。
买生铁的也是从这里头征召的民夫。
其后又安排了去东南边买粮食,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工作岗位。
其他再无法安排的,便索性开放一个官办的救济款,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可无息借贷两贯钱,明年归还。
这一番安排,这才让南郊饱受苦难的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每个人心中都感念着郡王的恩德。
除了这,另一个要紧事便是减轻税收。
准确说来,是免除原郡守在位时的所有苛捐杂税,只交朝廷政令规定的那部分。
肃城郡是个穷地方,朝廷其实就征了个两三百文的人头税(可以拿粮食抵也可以拿布匹抵),每年还有半个月的徭役,其他便没了。
下面阳奉阴违的事情已经出现过太多,李洵索性便派了人到每个县,在城门口张贴告示,并且将所有的村长都召集到县衙亲自宣讲政策。
还专门组织了几个队的人马,去各村随机查访,看各地县令是否私自加码。
郡城的事早就传到了县里,各县的知县也都是夹紧了尾巴做人,暂时倒是十分乖觉。
一时间,整个郡无论是城里还是乡野,所有百姓都感受到了郡王的恩泽,时常有人在感叹,郡王来了真是好啊。
贪官,土匪,都不敢来祸害他们了。
所有人都盼望着郡王能一直待在肃城。
除了贪官,对百姓们影响最大的便是土匪。
于是,李洵拿到新的情报后,便再次抱着练兵的目的剿了一窝山匪。
这次都是从普通兵里选出来的,没有带精兵,再加上山匪人也多,便不像上次那么顺利。不过,总归是以五死四十八伤的代价,拿下了那伙五百多人的匪窝。
收获比第一次还要丰厚,李洵的库房中又多了七八万两的财物,还有几万斤粮食,护卫营和府中都得了一波赏赐,个个喜得牙不见眼。
总之,重重要紧事加身,李洵是忙得脚不沾地。
百里之外的燎原大营
虽然天气渐暖,士兵们却没什么精神,很大一部分人都面黄肌瘦,穿着补丁重叠的破衣服,拿着有豁口的武器,有气无力地操练着。
而将军的住宅里,却是歌舞升平,每个食案上都摆满了让人垂涎的佳肴蔬果,守将与两个副将,两个参军,正在一起欣赏歌舞,抱着美貌的军妓饮酒作乐。
一个营指挥使匆匆从外头走进来,满脸的喜意,走到主位那位看起来较为年轻的守将身边,低声道
“将军,末将今日回家探亲,倒是看到了一桩稀奇事。”
燎原边军里,有一半以上都是本地人,而这位营指挥使,正是肃城人士。
守将袁晨升饮了杯酒,懒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