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们的回归,让花岗公社热闹了几天。
从他们的口中,南方那地方确实是好地方。他们工作的工厂也特别大,建设的特别好,是老家建的这些厂没法比的。
随处可见的厂房,大街上都是穿整齐的制服的工人。没有一个补丁。
而且赚钱也好赚,闲着的时候去大街上摆摆摊或者去小作坊接点手工活就能赚钱了。
他们还从外面买了漂亮的衬衣回来,“原价”卖给老家的人,让老家的人穿个新鲜。
还有各种晒干的鱼虾之类的,也能卖给大伙儿尝尝鲜。
还别说,生意挺好。没两天就卖光了。毕竟家乡的人也有钱了。都舍得。
从这“投机倒把“里面赚了这笔钱之后,这些回来的工人顿时觉得,打工也不香了。
还是做生意好啊,做生意又舒服,还能赚更多的钱。
好些人就不大想去南方打工了。不自由,赚钱少,关键是还累。
不过他么们这一想法刚透露出来,就被全家人给否决了。
不走?
那绝对不行!
“南方那么好,你不去,那不是傻吗?”
“就是,那么好的地方,咱要不是去不了,咱就去了。你们这都能去的人不去,那不是笨蛋吗?”
“不出去享福,留在老家干什么?那么好的去处你不去,还准备在家里吃老本?”
“出去赚钱多好啊,看看你们这出去一年,不止带回来这么多东西,还有大队那边的投资也能分钱。多好啊。不比以前游手好闲的被人嫌弃强?”
“又舒服又能赚钱,你要是不去,打断狗腿!”
几乎各家各户都是这样的态度。原本还有些犹豫,怕孩子在外面吃苦。可现在孩子自己都说在外面过的好,吃的好喝的好还能赚钱,那就不犹豫了。
而且外面那么好,他们竟然还不想干,说明还和当初一样,想游手好闲吃老本。当混混。
那可不行,全家人致富路就被他们给破坏了。
在这种时候,什么溺爱,什么管不了,那都是不存在的。想管还是管的了的。
反而是这些从外地回来的人被说的没话反驳了,骑虎难下。
连大队干部都来说了,“不去打工?行啊,别让人抓着你们闲散着,要不然县里得抓了。县里现在专门抓小混混的。”
这下子这些工人倒是被吓到了,想着还是出去打工算了。
好歹避避风头,等这风过了再回来。
倒是有个别脑子比较活的,出去见了世面,也有主见。觉得自己能在老家挣钱的,就坚决要留下来。
家里人不让,他们就去找大队干部说。
大队干部不让,就直接来公社找苏书记了。因为当初苏书记为他们介绍工作,也是关心他们的。所以他们心里,苏青玉这干部就是父母官形象了,是愿意管他们的。
苏青玉一听是有困难的社员来找她,赶紧就见了。
结果一看,是几个年轻人。而且还是从南方回来的。
几个年轻人见到苏青玉了,还有些吭吭唧唧,不大好意思。
苏青玉满脸严肃,“怎么不开口呢,都是这么大的人了,有事儿说事儿,别扭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