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院子,萧景瑜挥退院中伺候的下人,突然脸色深沉地坐在椅子上。陶安然见他脸色变化,一时有些疑惑。
萧景瑜盯着王妃,突然问道:&ot;你知道错了吗?&ot;
陶安然心一惊,有种总算来算账的感觉。他知道自己今天的确是有些过分了。明知道在这京城,耳目众多,事事该谨言慎行才对。但是一不注意,就出尽了风头。后续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麻烦。
所以,他垂头丧气地回道:&ot;知道错了。&ot;
&ot;有错就要罚。&ot;
&ot;我认罚。&ot;
第109章
陶安然被萧景瑜用长鞭狠狠惩罚了一夜。直到他身体承受不住晕了过去。
第二日,萧景瑜神清气爽满脸春风地早起上朝时,陶安然依旧还在沉睡中,没有半点反应。
这日的早朝,萧景瑜明显感觉众人的视线聚集在他身上,只是有的明显,有的隐晦。他自巍然不动,像平常一样,当做没有看到这些打量的视线。
早朝如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大事,所以很快晋德帝就宣布退朝了。只是如意料之中一般,留下了萧景瑜。
御书房里,晋德帝的脸色不太好。他看着萧景瑜,说道:“景瑜,你看你的王妃都做了什么好事?大庭广众之下,对你皇弟又是扯衣裳又是嘴对嘴的,简直不成体统。御史台都上折子参奏了,不光参奏他一个不知礼数,扰乱人心之罪。还要参你一个管教夫郎不严之罪。”
萧景瑜垂头应下,回道:“是儿臣的错。让王妃没有注意场合,做了些不该做的事情。不过父皇放心,儿臣已经狠狠教训过他了。”
晋德帝的脸色有些变了,他连忙问道:“教训?他是你的王妃,你把他怎么了?”
萧景瑜表情冷漠,回道:“没什么,他毕竟是儿臣的王妃,又不是儿臣手底下的兵,所以只是稍微教训了一下而已。卧床修养几天就好。”
晋德帝的脸色越发难看,他看着萧景瑜的脸色,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明明之前看到他们在一起时都是互相珍惜的样子,怎么一遇到事就翻脸不认人了。而且萧景瑜不是已经病好了吗?怎么现在和以前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那晋德帝对萧景瑜就很失望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夫二人遇到事情更该互相理解度过难关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情况。
略一沉默,晋德帝开口道:“虽然你的王妃所言有些偏颇,不过他说得近亲结亲对子嗣有碍这件事,朕派人查了,倒是对的。而且他虽然对景平有些失礼的举动,但同时救回了景平一条命,所以不光无过还是有功才是。你要好好对待自己的王妃。”
萧景瑜抬头看向晋德帝,依旧一脸冷漠地回道:“儿臣知道了。若是无事,儿臣就先退下了。”
晋德帝扶额,挥手示意让他赶快滚。等人走后,晋德帝看着桌上的单子,那是他让人查探京城方圆十里内血亲成亲后子嗣的情况与非血亲成亲后子嗣的情况对比。其中数据清晰,让他明白了血亲成亲的危害。
虽不知景瑜的王妃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但他所言确实不假,就是后果有些严重罢了。晋德帝眼神闪烁,半晌还是吩咐道:“去镇北王府,王妃救治小皇子有功,赏。”
汪录连忙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安排。”
“等等,”晋德帝叫住他,继续说道:“你亲自去,然后务必见到王妃,看他现在情况如何?懂了吗?”
汪录立刻点头,回道:“是,奴才一定会亲眼见到王妃,确认王妃的状态。”
晋德帝这才满意地点头,挥手让人立即就去王府。
此时皇宫中的傲雪殿,梅妃挥退众人,再由心腹丫鬟守门,才与梁王萧景辞商量事情。
萧景辞先开口道:“母妃,嫣然……”
梅妃脸色平静地问道:“确定了?”
萧景辞的脸色有些难看,不过还是点头道:“嗯,儿臣去派人查了,而且不光儿臣,父皇甚至其他的一些大臣恐怕都查探并且确定了。”
梅妃叹了口气,说道:“都怪我,当初执意让你娶嫣然,与你舅舅亲上加亲。这两年你们也一直没有子嗣,我只当是嫣然身体不好,谁成想还有这么一回事。”
萧景辞连忙回道:“这事不怪母妃。若不是当初与舅舅家结亲,有了外祖门下上千门人儒士帮衬,现在儿臣的局面可能也没有这么好。”
梅妃欣慰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为娘就怕你为此与他们生了嫌隙,这样才是随了别人的意。”
萧景辞回道:“儿臣自然知晓。这事还是要怪陶安然,不,应该是萧景瑜指点的。他们是看儿臣最近在刑部表现不错,才故意让儿臣出这个丑。否则为何以前不说,偏偏现在才说。”
梅妃也深以为然,“当初为萧景瑜选的王妃还真是有些本事,这次竟然还救活了萧景平。不过他身为哥儿,举止放肆,又被许多人看到,陛下也有些不喜。倒是不用放在心上。还有那对付家母女,如果不是他们,恐怕也不会有这些事。不过如今既然你与嫣然子嗣艰难,正好可以重新选立侧妃。而且陛下和你舅舅也不会有意见。”
萧景辞眼神一亮,不过很快遮掩住,问道:“母妃,恐怕嫣然那边……”
梅妃一脸淡然道:“不用担心,母妃找个时间和她说一说就好。只是嫣然这孩子从小就喜欢你,你也还要仰仗你舅舅他们,所以就算有了侧妃,嫣然依旧是正妃。就算嫣然以后没有孩子,你也不能辜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