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都是白痴!
秦桧在心中骂道,一帮傻子,包括那个身穿龙袍的皇帝!
秦桧抬起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赵桓,心中所想,却并不如他脸上所呈现出来的恭敬。
在秦桧的眼中,这位登基不久的皇帝,平时不知励精图治,事到临头又没个主意,割让三镇这种事情居然还要大臣廷议,真是白长了一副皮囊!
赵桓看着殿下大臣,足足一百多人,七十人赞同割让三镇,剩下三十六人不同意割让。
他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开口:既然众卿都以为,那就命康王同王尚书一同,奉衮冕玉辂再次使金,割三镇与金人!
秦桧听了这话,看着站在自己对面的那七十名朝廷命官,范宗尹,孙傅,何粟……心中冷笑一声。
以为给了三镇,金人就会退?
真不知该说他们是愚蠢,还是天真!
下了朝,秦桧回到家中,妻子王氏疾步迎出,她见秦桧面色不善,于是便赔笑,官人何事烦忧,莫不是被扣了俸禄?
秦桧哼了一声,踱步进房,抓起一盏茶,只喝了一口,便将茶盏摔到地上。
王氏见状,收了笑,讥讽了两句。
秦桧怒意更甚,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帮傻子!我怎么跟这么帮傻子同朝共事!
王氏白了秦桧一眼,你不傻,你不傻怎么没见当丞相?别在外面受了气,撒到我身上!
秦桧眉头皱起,去了帽子,转身出去。
这个景象看来,京城迟早是保不住的,要提早打算。
秦桧不觉到了南边,高高的宣化门,青灰色的笼罩在残阳之下,他握紧了手指。
苍白而修长的手指,骨节突出,紧紧的攥到一起,秦桧觉得手心微寒。
秦桧看着那城门,不由得就想到了今天早晨的事情,康王赵构早上,就是从这里出城的吧?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康王真是好计策,知道汴京保不住了,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溜了,只可惜自己这个御史中丞,却是不能溜,也溜不掉的。
正如秦桧所料,金兵得了三镇,根本毫无停滞,直逼汴京。
钦宗召集众人商议,往往是议论半晌,毫无对策。
秦桧笼着袖子,一言不发。
坐在龙椅上的赵桓,猛然看到秦桧,对他微笑:秦中丞怎么沉默寡言?秦卿可有对策?
秦桧躬身,礼数周到:臣愚昧,但凭陛下吩咐。
赵桓颇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枢密使孙傅,孙枢密所荐郭京,果真有奇能,朕当厚赏!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秦桧在肚子里,又将赵桓骂了一百遍。
这大宋,不亡于他手,那真是老天都不开眼!
然而这话,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金人不日就能破城,秦桧也不是傻子,在这种关键时候,说多错多,不是惹恼金人,就是惹恼皇帝。
还是少说话,想法自保的好。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雪,风一阵比一阵猛烈,跪在雪地中,祈晴的皇帝,终于体力不支,软软的昏倒在地。
众臣闻声而至,皆涕下,陛下忧国至此,臣等该死!
秦桧站在圈子最外面,心中不以为然:可笑九五之尊,号令天下,却将希望,寄托在什么天兵天将的身上!这皇帝,等不到破城那一天了。
一阵风吹来,秦桧拢了拢领子。这天真冷,若是老家江宁,那里会有如此天寒地冻呢?
这个时候,秦桧有些想念家乡的温暖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