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天上太阳的位置,判断了大概的时间,决定先上床补点觉。等他美美的睡了一觉后,到厨房用盘子盛好炸的那条胖头鱼,放到借来的篮子里,盖上兽皮,提着篮子慢悠悠的向教坊走去。
一进部落大院他先到大堂去找敖,敖和风这个时间一般都会在大堂处理族内事务,见他提着篮子进来,风笑呵呵的问:“小宝贝今天有空过来了,有事吗?”他白了风一眼:“风爷爷,我成年了,换算成这里的年龄我应该55岁左右,您见过55岁的小宝贝?”风并不接茬:“跟着诺学字怎么样?诺对你还好吧?”他回道:“诺先生对我挺好,我今天特地带了礼物孝敬他。”见风和敖都不明白,他进一步解释:“在我的家乡有句俗语‘师徒如父子’,诺先生现在是我的老师,我对诺先生就要像对父亲那样,今天早上我钓了条鱼,按我家乡的烧制方法做好,请诺先生尝尝,明天要是再捉到,就做给两位爷爷吃。”风和敖互看了一眼,风问:“你会捉鱼?不用下水吧?”赵桐回答“不用下水,我可不会游泳,使用鱼钩从水里钓,不很容易。今天来不是说鱼的事,我有个想法想说给敖爷爷听听。”他住口看了看敖,见敖冲他点点头示意让他说下去,便接着说“咱们部落最好造一口大钟,平时白天每个时辰敲一次或者按不同的时辰敲不同的次数,让村民知道准确的时辰,不至误事,部落集会也可通过钟声召集,不用每家每户跑着告知,最主要的是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紧急敲钟让大家提早防备,降低部落的损失。”敖问:“你会造钟?”“不会,我们那里有钟,我见过好几种,我也看过咱们部落工坊的水平,璧爷爷铸造水平很高,工坊完全能做。”敖老头明显被说动,见他果断的说:“你先到诺那里和他说一声马上回来,和我们一起到工坊和璧再商议此事。”
把鱼送给诺后,赵桐就陪着敖和风到工坊找璧,在路上,他提醒敖钟挂得越高,声音传的越远,最远可传四十里,敖和风听到四十里的距离脚步都是一顿。
到了工房见到璧,赵桐把他了解的钟的知识倾囊而出,然后告辞回家,剩下的就不是他能干预的事了。自从穿来他就再也不知道准确时间了,每天过得稀里糊涂,这种日子太折磨人了,所以他想到了钟,部落愿意造钟是看到了钟的预警作用,他需要确定时间,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拿着篮子回到家后,插上院门里外又转了一圈,确定无碍后走进工作间,拿出他带来的工具,在加热炉里放上木炭点火,随着叮当的打铁声再次响起,他做起了来这里后的第二次铁匠。。。。。。
时断时续的打铁声一直响到黎明,赵桐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当阳光照进西厢房门里时,他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用水熄灭炭火,到井边洗了下熏黑的手、脸,饭也不吃就上床睡觉去了。
等他睡醒睁眼时,天已是黄昏了,错过了今天的学习时间,诺老头可能会很不高兴,明天给他带点炸虾也许就没事了,一边自我安慰一边走进厨房找了点炸鱼吃,把昨天中午晾在架木板上的那些鱼片翻了个,木桶里养着的二十几只蟹虾捞出腌上,端着盆水进工作间,为他昨晚打的工具淬火。
经过昨夜的忙碌,他用大半根扁铲的材料打了一根划针,一个样冲,四个锥子,四根钢针,所剩的小半根扁铲被他改成了石匠用的尖錾子,那把12’镀铬活扳手被他打成了一把锋利的小剪刀,扳手上的小螺母、活舌头他都留下了,扳手里面的弹簧则又被改成了鱼钩,他还用铁眼圈打了四个顶针,这些活他在厂子里反复干过多次,干起来驾轻就熟,这次完成的也很顺利。
他坐在案台边,用锉刀挨个仔细的修整着需要淬火的划针、样冲、锥子、针,需要刃口淬火的剪刀,等他把所有东西都修整定型后,点上炉子,用钳子夹着它们一样样的开始淬火,接着又给它们回火,等所有一切都做完后,又给锥子做了四个漂亮的木头吧,把钢针、锥子用锉刀、兽皮磨亮,四个顶针也用兽皮蹭去表面的氧化部分,看着摆在面前的这些小工具,觉得全身的疲劳一扫而光,他的赚钱大计终于可以开始了!
15
15、第 15 章 。。。
在他花朗的第一个钱币时就决心把花出去的全都挣回来,在这里就算他体质比不过兽人也不是让人圈养的女人。最早他盘算做香皂,把朗急着赶出去采绿檬树汁也是这个原因,可香料他暂时没地方弄,做普通肥皂他嫌没特点,只好搁置此想法,等换货日看看有没有人出售香料再说。
后来他又考虑在换货日卖鱼,可看到朗、城、跋、诺个个见鱼都像猫见了鱼似的特别爱吃,他又害怕在村民中引起轰动,让自己惹人注目引来危,他只好又打消了这个想法。他倒是希望有人能和他私下交易。
最后他发现村民们爱打赤脚不是不愿穿鞋,而是村民身高体重、步幅巨大,用做鞋底的兽皮撑不住这么大的压力,走不了几步就磨透,骨针、青铜针又穿不透双层兽皮,穿鞋的时间都不如做双鞋的时间长,这里的兽人只好不穿鞋了,不过一些重要场合他们还是会穿鞋的。
他现在做出了锥子、钢针、顶针,可以轻易的穿透三层,把几层皮子纳成鞋底,耐磨度提高了好几倍,不信村民们不喜欢。
赵桐是行动派,想到就做,立刻找了些麻绳搓成麻线,然后从北屋架子上找来各种兽皮,挑了又厚又结识的一种割成鞋底,薄一点的用小剪刀剪成两指宽的皮条,他不会做皮鞋,可在鞋底上缝上几条皮子变成皮凉鞋还是不难做的,于是决定先给自己做双三层鞋底的皮晾鞋,不过他可没耐心像农村大婶那样一针一线密密的纳那种鞋底,他想只需沿着鞋底边缘纳一圈,再在鞋底上纳两条对角线就行了。
麻线沾上点灯油后,拽过皮子时一点也不费力,鞋底很快被他纳好,在把做鞋面的皮条缝到鞋底上时有点吃力,四层皮子啊!他一狠心,反正也缝不了几针,硬上吧。凭着蛮力,他做好了第一双皮凉鞋。立马换上新做的鞋子,系好鞋带后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又到院子里连蹦带跳的试了一番,感觉很轻便,也很跟脚,应该是挺成功的一双鞋。
受到鼓舞,接下来在做皮拖鞋时,他又改了一下做法,既然能纳四层皮子,他在三层的基础上在脚跟处多加了一层做鞋跟,更好的提高耐磨性。看着做好的两双鞋,他不禁沾沾自喜,虽然没见过别人怎么做鞋,自己的这种做法也不错,明天穿上先问问城一双能卖多少钱,又盘算一晚上他就能做两双,每天上午怎么也能做两双,离换货日还有七八天的时间,做二十双不成问题。心里高兴,被钢针扎满小眼的手指也就不那么疼了,在方凳腿上划了两道后,回屋上床睡觉,这一夜他睡得安稳了。
次日上午,他先把昨晚腌上的蟹虾油炸了作早餐,又把晾在院子里的鱼片在炉子上烤干水分抹上盐,收到朗的储藏室里,拿着他的装备,又开始了他的捕鱼工作。
中间回了趟家,把八条已剖开的泥鳅鲨晾到架木板上,又倒下了近三十只蟹虾,临近中午他收工回来时,木桶里又装这三条泥鳅鲨、三条胖头鱼、还有十几只蟹虾,他拾掇利索后留下一条泥鳅鲨在锅里用小火炖着,提着装有两条泥鳅鲨、一条胖头鱼和十几只蟹虾的木桶再次踏进了城的家门。进了院门,他把木桶直接递给了给跋让他看着做,然后随城进了正屋。
进屋落座后,城说起昨天上午没见到赵桐,敲朗的院门也没人开,他有点急眼,让跋直接翻墙进屋,看到赵桐在床上睡觉这才放心,问赵桐怎么白天还在睡觉?他砸门那么大声也没听见?赵桐只好解释他前天晚上用跋大哥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