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但我并不认识鬼医。有一次我在路边睡觉,刚好那女娃采药路过。见老乞丐睡觉不呼吸,以为出什么事,便出银针施救,甚是有趣。”老乞丐满脸开心说道。
“看来她是位好姑娘。前辈,鬼医脾气是否古怪,只出手医治有缘人的?”
“传说是如此。”
“如此说来,大哥即便到了狼谷,也未必能得到他的医治?”
“你大哥?受了很重的伤么?要找鬼医医治。”
程闵边走边把宋义受伤的经过告诉了老乞丐。
老乞丐听完,道:“这宋义,老乞丐到是常听说。太冲老道能有如此一位徒弟真是有福气。可怜我老乞丐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徒弟,可叹呀。”
程闵心里不禁觉得好笑,想:老前辈看样子好像不会武功,难道他要找一位与他一样贪吃的徒弟么?但却问道:“前辈,那便是说你相信我大哥不是那种见利忘义,谋财害命之人?”
“别人不敢说,但太冲老道的弟子,老乞丐倒信得过。”老乞丐说到这忽然拍拍程闵的肩膀,然后指向不远处,道:“小子,你看,有人在寻短见。”
程闵望过去,果然有一老人在树下上吊,寻短见。他赶紧一瘸一瘸的跑过去,大喊道:“老伯,不要想不开。”到了,双手抱着老伯双腿往上提。但老人的脖子还是被绳子套住,放不下来。惟有大声地对老乞丐喊道:“前辈,快过来帮忙。”
“难道他想死都不让么?”老乞丐说完便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对准后射出。绳子顿时断开。老伯突然坠下,与程闵一起跌在地上。
程闵站起来,扶老伯坐下后,问道:“老人家,何事想不开呀?”
老伯突然呜呜哭起来,道:“你们为何要救我,我活不下去啦。”
“看看,我都说了,应当顺他的意思,让他死。来,老乞丐帮你把绳子绑回去。你就随便吊吧。”
程闵忙说道:“前辈,不要火上加油了。”然后再对老伯道:“你是否遇上什么困难?或者我们可以帮你解决。”
老乞丐连忙抢着道:“慢着,老乞丐可没有说过帮忙,你要多管闲事,可与我无关呀。”
程闵惟有改口,道:“要是我能帮得上忙,定会尽全力帮你的。”
老伯犹豫了一下,终于说了出来。
原来老人名叫常福,有一女儿常丽青。两父女多年来一直相依为命。
入夏以来,浔阳很多地方一直没有下过雨。包括常老伯所在江州。江州百姓迫于无奈,凑钱请来一道士问个究竟。那道士屈指一算,道:“江州地处虎口,流年不利,龙王不至,必遭久旱。要破此咒,必要用两女子祭天求雨,方可风调雨顺。”
众人为乞求上天下雨,便让道人在江州挑了两个在阴历阴年阴月阴日出世的女子作为祭品。正好常老伯的女儿被选中。在昨日午时,道士已作法求雨,把一名女子焚烧祭天。到了晚上还真的下了场大雨。
江州百姓大喜,更把那道士奉为天人了。为求下多场大雨,定于今日午时再次祭天求雨。祭品便是常丽青。
常福求救无门,眼看相依为命的女儿就要被活活烧死,走投无路之下惟有寻短见。
程闵听完大怒,道:“天下竟然有如此愚昧的人,旱涝本是天理循环,那有用人求雨之事!简直愚昧!”
老乞丐突然插嘴,道:“不过昨夜还果真下了很大的雨,害得老乞丐躲在屋檐下过了一夜。”
“前辈,那只是碰巧。”程闵说完,对常福道:“常老伯,此刻还有一个时辰才到午时,你带我去祭天的地方救你女儿吧。”
常福怀疑的看着程闵,想:眼前这位瘸腿公子有何本事能救出闺女?但即使是一种期盼,也要试一试。于是站起来,道:“多谢公子啦,请随我来。”
程闵回过头看看老乞丐,因为刚才见他用石断绳,应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要是与他同去,肯定能把人救出。
但老乞丐赶紧把脸转开,道:“我可不想变成烧猪。要救你自个去救,别扯上我。”
程闵无奈,惟有与常福一起去救人。
半个时辰后,两人进入了江州城。
常福很快便领着程闵来到祭天的地方。只见那里搭起一个大大的木台。在木台的左边有一根树桩,地上全是木炭。想必就是把人给烧掉的地方。在木台下面已有不少百姓拿着木盆之类在围观。
程闵问:“常老伯,你女儿此刻被关在何处?”
常福用手指着在木台后面的一间房子,道:“我闺女就被关在那里。”
正好这时有五六个人挑着木柴,走向那间屋子。程闵计上心头,对常福道:“常老伯,你留在此处,我进屋子里打探一下情况。”然后追上,拉住最后一名挑夫,道:“大哥,可否把木柴让我挑进去?”
“这不行,我已经挑了很长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