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朝会,便有御史弹劾独孤家贪墨军饷、勾结外敌等不法事。
相关的人证物证,十分齐全。
那位前朝太子,也被拉了出来。
朝堂上一片哗然。
文武百官听了太子的讲述,都禁不住有些错愕——
卢国夫人竟蠢笨至此?
哦不,卢国夫人只是个老妪,她固然犯了错,可独孤家就真的那么无辜?
独孤雄作为家主,没有发现冀州老家的异常,有着失察之过。
独孤家作为大虞的臣子,却包庇前朝太子,还勾结突厥,试图颠覆新朝,有着谋逆之嫌。
贪墨军饷,杀良冒功等罪名,跟这些比起来,反倒没有那么的严重。
但,既然要清算,这些平日里圣人不会深究的“小过”,都会成为掀翻整个独孤家的铁证。
圣人大怒,责令大理寺、刑部、兵部、京兆府等等各个衙门彻查。
朝堂上的众官员,听到圣人将这么多的衙门都牵扯进来,就知道,独孤家完了。
对此,众人并不十分同情——
明知道自己的老娘不靠谱,还这般放纵,独孤家不倒,都要没天理了。
或许,前朝太子的事儿,未必就是卢国夫人一人犯糊涂。
独孤雄可能也存着“另投新主”的想法,他只是更会隐藏罢了。
不管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独孤家因为此次案件,遭了圣人的厌弃。
虽然还没有彻查完毕,独孤家已经被重兵围困。
“陛下!我要见陛下!”
卢国夫人疯了一般,被发跣足,手里捧着一幅字画,竟冲出了府门。
门外守卫的官兵,见她这般,下意识的就举起了长矛进行拦阻。
“谁敢拦我!这是元德太后的亲笔!”
卢国夫人直接将字画展开,挡在了自己身前。
元德太后?
不就是上皇的原配,当今圣人的生母?
众官兵一听这话,赶忙将长矛收了回来。
他们确实不敢!
元德太后早已逝去,圣人却十分怀念。
作为孝子,哪怕是亡母留下的一卷亲笔做所的画作,也定会珍之重之,绝不容许有妊亵渎。
众官兵不敢再拦,卢国夫人也就顺势冲了出去。
她一路朝着皇宫而去。
来到宫门外,她还是举着那副字画,直接跪在了甬道上。
“圣人,老妪知错了,还请圣人看在阿姊的面子上,饶过老妪这一遭。”
“……阿姊!阿姊!你快睁开眼睛看看吧,你的幺幺,快要死了!”
“阿姊,幺幺知道错了!阿姊,幺幺害怕!我怕!”
五六十岁的老妪,却像个不更事的幼童吧,哭得声嘶力竭、涕泗横流。
全然没有国夫人的尊贵,也没了往日的嚣张、跋扈,只剩下了狼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