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泥咱们倒是好找,可这木料哪里有啊?
这大梁、这椽子、还有那门和窗,都得用木头打的。
还有,这屋子建成后也不能马上就住人的,潮气得很,哪怕用火烤,也得三五天才能把潮气去了。
前前后后加起来,没个十天半月,肯定是不能行的。”
建房子的事情周林不懂,可在他看来,三天建房子那确实跟天方夜谭一般,哪怕只建一间。
只是,在他的印象中,队长刘元昌这人可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他既然敢放这个话,那就是有一定的把握。
果然,听了刘元忠的话,队长并没有着急,而是稳稳当当地开了口,
“我刚才看了下,这间屋子西山墙外面空的地方足够再搭一间屋子的。
这样就只需要做三面墙就行,门和窗不怕,我记得队上仓库里有几个,只是旧了点,还是挺结实的,可以先将就着用,等以后再有了新的再换。
至于元忠你说的时间问题,那是因为你说的是用湿泥巴来垒泥墙,那样肯定会很慢。
而我说的是直接用干泥夯泥土墙,这个只要人力够,一天多就能把墙给做好,再加上做屋顶跟安门窗,三天时间足够了。
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好处,用干泥就不会有潮气,正好省掉了烤屋子的功夫了,建好就能住人。”
周林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可看着队长这信誓旦旦的样子,由不得他不信服。
一直仔细听的刘元忠也跟着频频点头,
“要是像队长你说的这样安排,倒也是可以的。
只是我听说,这夯干泥墙也不是随便夯的,要老把式掌眼才行,还要有那么一套工具。
你打算请哪个师傅做?”
“隔壁八大队有个老把式,姓王的,他打得一手好墙,我跟他儿子有些交情,上门去说说应该问题不大的。”
看来刘元昌真是处处都想周到了。
刘元忠继续挑刺,
“那房梁跟椽子怎么办?
这年头木材也太缺了,尤其是大梁,谁家也没有大的木头啊!”
听他提这个,队长就把脸转向了秦干部等人,
“秦干部,还有县上跟镇上的各位领导,别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就是这个木料没办法,我们这里不产木材,全靠外地往这边调拨,有钱都没地方买。
几位领导能不能帮忙看看,看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啊?
秦干部,前些日子我听说咱们公社建筑站里到了一批木材,只是谁去不卖,加钱也不行,必须要有管物资的领导批条子才会放行。
我就想请领导们帮帮忙,看能不能给我们搞张条子,好让我们能买到需要的木材,这样我们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秦干部听了,立马就站出来了,
“刘元志是我们公社走出去的英雄,现在英雄家里有困难,我们公社就有义务帮着排忧解难。
不就是一点木材嘛,我回去就给你们想法,保证明天晚上之前给你们解决,不耽误建房!”
“秦干部,这话您说的啊,干部可不能骗我们老百姓!”
刘元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秦干部却很认真,
“我既然敢当着上级领导的面说这句话,就肯定不会食言。”
“那就这样说定了?”
“嗯,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