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口,果然十分香甜。
转眼间到了初六,启程之时,黛玉嘱咐雪雁带上了甄家娘子,又命人善待于她,甄家娘子心里觉得受之有愧,虽然跟在船上,却常帮雪雁做些针线,或是端茶递水,一日不得闲,只盼着早早进京见到女儿,她已经听雪雁说了,她和女儿团聚一事颇有可为。
除却他们这一条船,赵云并护卫仆从坐一条船,还有一条船装满了运回京的东西。又有 二百禁卫军不急着赶路,与周鸿同行,便也坐了大船相随,一路上匪徒皆不敢出头。
此次回京,许是因为早备了药和姜片,赵云一路平稳。
月余倏然而逝,抵达京城时,已经是八月十四了。
周鸿道:“竟能赶得及一家中秋赏月。”
黛玉一笑,由他给自己系上披风,途中早已打发人回京传递消息,周家的王管家带着许多车轿过来,家里不够,便在外面租了一些,四个婆子先抬轿子上船,请黛玉坐稳后,方抬出去由轿夫接手,周鸿则率领二百禁卫军进宫面圣,呈交账册。
他们这一去,黛玉房中之物交给雪雁料理,所运财物则由赵云看着。
雪雁看着下人将诸般行李土仪物事搬上车,然后望了装东西的船只一眼,忍不住笑了一声,周鸿此法甚好,竟是两全其美,他也早早写了折子请罪,并陈述理由。
一条大船上的东西极多,箱笼家具搬运下来时渡口众人都看得明白,不消片刻,便有人问。
可巧赵云站在岸边,闻声摆手道:“周家大奶奶交代了,不能说,不能说。也请各位千万不要追问,乃是私事,私物,还请各位担待些。”
他越是不说,越是有人好奇。
这次运来的东西可比黛玉出嫁时的十里红妆还多,第一辆马车已将东西送到周家回来了,这边还有东西没从船上卸下来,箱笼锁得紧密看不出什么,但是大件的家具,尤其是千工床梳妆台这些明晃晃地看在众人眼里,沉沉的小箱子也能看出几分眉目。
赵云拱手朝众人道:“还请各位莫要传扬,免得周家大奶奶知道了,心里不好受。”
彼时东西都已搬上了车,他也跟着上车走了。
雪雁看完,正欲乘车回家,忽然看到于连生远远站在岸边,不觉一怔。
于连生似乎也发现了雪雁的目光,朝她一笑,微微点头,雪雁摇头一叹,径自上车走了,显然长乾帝得了周鸿的折子后,特地派人在这里看着周家进京一事呢。
等周家的人影子都见不到了,人群中忽然有人尖锐着嗓子高声道:“莫不是这些都是周家大奶奶娘家的东西?方才我瞧见了一口老旧的朱漆大箱子,除了是陪嫁,平常谁用?”
有人附和道:“说来竟有几分道理呢。我忽然想起来,前些日子甄家查抄的东西足足装了十几条大船,运到渡口时,哎哟哟,搬运下船的时候真是人人吃惊,足足搬了好几天才搬完,他们家真是有钱,那一件件都是稀世珍宝,听说圣人交代了,不许人贪墨一文半个,悉数送进京城,用在赈灾之上,又有那么多禁卫军护着,想来周将军也不会从中贪墨,除了是周大奶奶娘家的东西,我竟想不出这些东西来自何处了。”
听了这些话,众人纷纷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听说林大人疼女儿,安排了许多钱,想来这些东西都是安排在家乡的,所以这回周将军南下拜祭时带了回来。只是他们也不是不能说,为什么不愿意说呢?”
有人便道:“你还不明白?是周大奶奶不让说,叫人瞒着呢。”
也有人说道:“说来周大奶奶真真可怜得很,林大人当年留了多少好东西,出嫁时也就只有一些旧物,虽然比别人家的女儿出嫁强些,可是连他们家十之一二的东西都没得,现今运了林大人另外留的东西,也不敢声张,叫人闭嘴,唯恐外人知道丢了外祖母家的颜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果然都是聪明人,有人起了头,竟猜了个□不离十。
于连生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远远走开。
过一时,两个同他一样平民打扮的小太监跑了过来,笑道:“公公,咱们这就回去?”
听声音,赫然便是起头说话的人。
于连生笑道:“事情办妥了,回去罢。”
说着带他们骑马离开,竟没人在意先前说话的人早已不在了,他们犹在议论林家之物。
第六十一章 王凤姐设计薛家事
却说黛玉先雪雁一步回到周家;周夫人等早得了消息,虽然亦知平安;但十分焦虑;在上房等待;见到黛玉;不及她拜下,便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又问她和周鸿路上是否平安等等;好容易等她问完了;黛玉方重新拜过婆母。
周滟听黛玉说带了许多土仪礼物;譬如新茶扇子香珠泥人儿缂丝等物,笑道:“可惜已经入秋了;扇子竟是不得用。”
黛玉微笑道:“横竖扇子又不会放坏了,今年不用,那就明年用罢。”
周鸿笑着点头,问道:“大哥哥没有和嫂嫂一同回来,进京去了?”
黛玉道:“虽说这次南下是陪我拜祭父母,然身上也有圣人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