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饭还得一口一口吃。感叹几句,沈锦程只能抱紧陈彦的大腿,向她询问院试的程式和内容。
因为欣赏沈锦程的才貌和天赋,
陈彦并不藏私,将所知全部告知。
沈锦程要取得秀才功名,还得考三场。
第一场在本县,据陈彦说从宽录取。第一天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主要解释经义,并不难。
第二天,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四书约百字。
第三天再复,试四书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第四天两场连复,
考试范围从时文、诗赋、经论、骈文中选,不拘格式。限一二小时交卷,非写作敏捷者不能争胜。
听完,沈锦程眉头皱的更紧。早知道科举难,但是没想到连一个秀才功名都如此繁琐。
以上一长串还是只是第一场县试而已,
以上过了还得去省城大考两场。
见友人大受打击的样子,
陈彦宽慰:“不必忧心。童试熟读四书,及圣人注解即可。再习诗韵,会做几首诗。便垂手可得了。”
沈锦程笑笑,说的轻巧。陈彦童子功厉害,但是她半路出家,诗韵对她而言就不简单。
而且光四书及其注解算下来都有几十万字,这些书能摆满一案头。
信了她的鬼了。
沈锦程对自己的斤两很清楚,虽然陈彦说的简单,但是她并不敢托大。
她缓缓站起,态度恭敬,“此番我是想与娘子借书来。四书我已背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想与娘子借几本注疏。”
“读读圣人之言。”
其实沈锦程已经将陈彦的书都扫描走了,她如果想随时都能在系统里查看陈彦的书。
但是记忆面包有一个不好地方,那就是只能对着实体书使用,
沈锦程若要用这个捷径背书,还得先从系统里抄下来,这也太浪费时间了。
闻言,陈彦缓缓点头。
“你等等,我与你找。”
说完她撩起衣袍就去了书房。
沈锦程看着空着的石凳,幽幽冒热气的茶盏,抿唇微笑。
真是个爽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