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举考试指南!包教包会!不考上全额退款!”
一时间,街市上热闹非凡,各种与新文字相关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
薛承乾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转身对侍卫说道:
“走,我们去文学院看看。”
文学院里,院长和一众院士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印刷机一刻不停地运转,源源不断地印制着新文字的书籍。
“陛下!”
院长看到薛承乾,连忙上前行礼。
“辛苦诸位了。”
薛承乾看着堆积如山的书籍,问道。
“新文字的推广情况如何?”
院长捋了捋胡须,兴奋地说道:
“回陛下,百姓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各地私塾爆满,甚至一些寺庙道观也开始教授新文字。我们正在加紧印制书籍,争取让更多的人尽快学会新文字。”
薛承乾点点头,又问道:
“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呢?”
院长答道:
“也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了。新的考题正在拟定,考场也在安排布置。只是。。。。。。”院长面露难色。
“这新文字毕竟才刚刚推广,很多学子还不熟练,恐怕。。。。。。”
薛承乾明白院长的担忧,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他沉声说道:
“朕相信,只要他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掌握新文字。朕要的,不仅仅是熟练运用新文字的人才,更是有真才实学,能够为明国做出贡献的人才!”
薛承乾离开文学院后,新政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大街小巷。
吹进了寒门学子破旧的书斋,也吹进了世家大族雕梁画栋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