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知道程之才克妻,往后好人家的女儿,谁还能嫁给他,只有那些有谋划、所图的才会上赶着结亲。
这里正说话,一个丫头过来,“禀三少夫人,前院热闹,欧阳大人、王大人听说我们家收藏有西斋居士的墨宝,想要鉴赏一二。老爷让苏道长给寻几幅送到前院!”
什么鉴赏,欧阳修、王安石全是爱名家字画如命之人,虽不会明抢,以苏家父子的性子,为了两子前途也必会顺水推舟。
琬琰道:“弟妹陪几位夫人说话,我去去就来。”
她带了阿黛回院子,挑了三幅字画出来,带去前院会客厅。
来的人比琬琰预想的更多,在场的有六七个中年男子,穿的全是随常服,是了,今儿中休沐日,她只一眼,便在人群里认出了欧阳修,这人的气度与其他人不同。
苏子瞻唤了声:“八姐!”
寻常都是唤“姐姐”。
在场的青年男子中,有一人定定地看着琬琰,这不是宝康堂的那个女道士郎中,她便是苏八娘,苏家遁入道门的那位?
上次穿着灰不溜秋的道袍,瞧着很寻常,今儿换了一身衣袍,整个人都不一样,仿似误若凡尘的仙子,处处又恰到好处。
欧阳修越发觉得可惜,这样的女子,却自认天下无男子得配于自己,宁可遁入道门,接过三幅画轴,打开一幅,上头是一幅书法,但见上头写着《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字好,词好,意境更好,这一手草书也是难得一见的好字,飘逸洒脱,不拘泥于形,令人眼目一新。
上头加了印鉴,一枚是“西斋居士”,另一枚则是“苏琬琰”。
众人再取了第二幅,这是一幅画,还是一幅精妙的彩绘,常见有彩绘人物、花鸟的,而这一幅则是彩绘风景,这是她按照自己的记忆,绘出湖泊与远山,是水彩画,而所用的颜料来自她收集到的矿石,装裱之后,给人的感觉很惊艳。
湖泊映无山,小舟上是一个傲然而立的女子背影,绝世而独立,如她之孤独。
第三幅:画上绘的是一只老鹰,绘得细腻而逼真,每一片羽毛,羽毛上的纹路俱清晰可见。
琬琰道:“这幅《鹰》,最精妙之处在于,白日鹰是睁眼,夜晚鹰是闭眼,是西斋居士传世佳作之中最玄妙的画作之一。
诸位大人若有兴趣,可出价购买。这次所得银钱,将用于在开封、大名府、河南府、应天府三地建造慈幼局,收容无家可去的幼童,让他们有屋住,有饭吃,有衣穿。待得成年之时,栖霞观还会派出弟子教授他们一技之长,男子可学木匠、厨技、医术,女子可学刺绣、千金科医术等。”
喜欢快穿之炮灰归来()快穿之炮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