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芭蕾方面,她又不得不认同安娜的看法,闷了片刻,就说:“那请你们至少给陈思雨一个展示的机会,接下来的巡演她可以不上,但是,欢迎宴,给她3分钟的时间,这总该可以吧!”
曲团一听来劲儿了,说:“对,明天去排练,你给她们来个32圈挥鞭转,就像当初你跟李倩比赛那样,让她们见识一下你的功底!”
第二天一早,到大剧院后台,她没有先去排练室,而是一直在团长办公室的门口等,法方艺术团的团长叫皮埃罗,是个五十多岁,胖乎乎的老头子。
不是日本人也不是韩国人,她是华国人,中国功夫,她当然可以!
想了想,她对梅霜说:“梅阿姨,要不这样,我可以跳《雷蒙达》的,我跟她们一起训练吧,我也能跳《雷蒙达》,我跟她们一起跳。”
《雷蒙达》的第三幕是一场群舞,气势恢弘,且全是炫技动作,它的演出效果确实好。
安娜摇头。
刚才陈思雨默默无联排练了半天,虽然她都不认识一起排练的演员们,可是,一帮年青的男孩女孩们望着陈思雨一鸣惊人的绝活儿,同时鼓起了掌。
不知道皮埃罗团长什么时候才会过来看她表演,陈思雨就先跟着大家一起排《雷蒙达》,昨天她才看过《雷蒙达》,几乎没怎么排练,就能跟得上节奏了。
梅霜提醒说:“曲团,法蓝西歌剧院的普通芭蕾演员们,32圈都是基本功。”
而在巴黎,哪怕排练时,大家用的也都是黑胶碟。
陈思雨也被他给夸的,心花怒放。
他于心中暗暗叫了声上帝,用法语问陈思雨:“可以重复一遍你刚才的动作吗?”
他又问:“日本人?”
陈思雨作为不速之客,开门见山介绍了自己,并表达了对巴黎的喜爱,然后,恳请皮埃罗团长给自己3分钟的表演时间,让他欣赏一下她的东方芭蕾。
“一场失败的演出不如不演,我是为了她好,才不让她登台的。”安娜说。
安娜被冒然拦住,听了半天才听懂梅霜的来意,正好欢迎宴的芭蕾是由她所带的舞团来出的,她也就跟梅霜讲起了自己的观点。
陈思雨这时才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我先以排练的名义进去,再想办法用技术征服团长和导演吧,只要技术足够好,我觉得他们会认可我的。”
曲团因为不懂外语,听的云山雾罩,一头雾水,直到回宾馆的路上,听了梅霜和陈思雨的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梅阿姨,我先跟她们排练吧,先排着,咱们再说。”陈思雨使个眼色说。
皮埃罗团长放下咖啡杯,跟着演员们一起鼓起了掌。
对东方人,大多数西方人都会是一种非常礼貌,热情周道的态度,但这种态度里抱着傲慢和居高临下的距离感,所以安娜在听完梅霜的建议后,转身给了陈思雨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摇头说:“不可以,因为你的身高比我们大多数的舞蹈演员都要高,抱歉,你太高了。”
当然,这些看法都是建立在,他认为,梅霜她们决不可能在私底下,能努力到,让东方芭蕾上舞台的前提下的。
“3分钟而已,只是一小段舞,为什么不行?”陈思雨用法语问安娜。
在国内,这个动作都是引起过轰动的,更何况法蓝西的芭蕾界。
这个动作,因为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戏曲,且是武生的功底才能练,目前在国内芭蕾届,也只有两个人能跳。
陈思雨拒绝了她的拥抱,并用苏语说:“安娜,我可以站后排的。”
在国内,大家一言一行都不敢行差踏错,到了国外,更要为国家争光,而陈思雨跑去给人做配角,万一照片被选登,她不但要挨骂,回国还会挨批的。
在苏国,芭蕾一行没有一米七,是连门槛都过不了的,而法蓝西的芭蕾演员,按理来说身高也低不了,所以陈思雨觉得安娜这是不想让她上,在找借口。
陈思雨也不好强人所难,就一个劲的摆手:“没关系的。”
只要让她跳,陈思雨就可以想办法说服艺术团团长,让东方芭蕾亮相舞台。
安娜默了半天,伸开怀抱:“欢迎你。”
安娜依然在摇头,伸开双臂,又准备给陈思雨一个拥抱。
梅霜闷了会儿,用苏语询问安娜,陈思雨能否一起排练,参加《雷蒙达》的排练。
“抱歉,决定是皮埃罗团长做的,我无能为力。”安娜说。
她的心理年龄有五十岁了,但她跟个十五岁的小女孩一样,努力的谦卑,讨好这帮外国人,想给自己争取机会,这些她都能忍,可她非常讨厌导演眼神中对于华国人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