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王琛忍不住嗤笑道:“先礼后兵吗?还真是儒商的一贯作风呢。”
这个时候,儒商可不是什么好词。
因为商是最末等的人。
读书人,最不愿意把自己和商人画上等号。
可能你会说,如今是明朝末期了,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再过几年冯梦龙就该出生了,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让人清晰的了解到明末的社会风气有多开放,读书人并不多在意功名,尤其是江南地区,大多数读书人都对坐生意不排斥。
这话确实没错,但此时的社会风气却还是守旧的,而且是非常守旧。
而且,王琛所说的这些读书人,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世家。
他们是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
商,对他们来说,约等于下贱。
哪怕他们自始至终控制着粮食生意,那也不是他们实际去经营。
他们只是控制,这两个字,始终让他们站在更高的层级。
他们是统治者,而商人,或者实际去经商的人,往难听里说就是奴隶,往好里说也顶多就是家仆、家丁。
所以儒商这个词,在他们眼里,和骂娘没多大区别。
沈一石听了王琛的话,坐在一旁沉默不语,有些话,王琛可以说,但他是绝对不能说的,所以他不会去接这话。
王琛也知道,所以他继续问道:“王文玉有接触郑必昌、何茂才他们吗?”
沈一石道:“那个王文玉来找我的时候,他们都在场。”
王琛乐了:“那他俩是什么意思?”
沈一石道:“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完成改稻为桑。”
王琛隐隐觉察到,事情好像又要脱离他的掌控了。
郑必昌、何茂才,大概是又找到新靠山了。
半晌之后,王琛很认真的看着沈一石:“你呢?你什么意思?”
沈一石也很认真的看着王琛,道:“我在这里,就说明了一切。”
王琛似笑非笑的道:“可你在这里,是来传话的。”
沈一石摇了摇头:“若只是传话,我不会来,或者说,这个话,我不会帮他们传。”
王琛收敛了表情:“为什么?”
这句‘为什么’问的是,你,为什么会选择继续选择我。
沈一石自然也听懂了,他道:“有两个原因。”
王琛做了个请的手势。
沈一石道:“第一,你捏着能要我命的东西。”
王琛点了点头,但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