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姜三姜四带上斜阳县的特产,再抱十斤腊肠,颠颠簸簸前往云水县,拜见庞县令的同时,也问清楚了茭白和牛蒡的种植收获日期。
茭白分两季,但最迟收获时间也得是六月,跟豆角相冲。
那就只有可分春秋两季的牛蒡了。
秋牛蒡,八九月份种植,来年三四月收获,且价格不菲,完美符合所有要求。
将来三十亩地收获了,他们不仅能卖给悠然居,还能拉倒其他城池,再多赚两笔。
郑如谦高兴不已,自己拉了一车的牛蒡,还让庞大山也拉了一车,又雇了些短工去云水县学习,总算把牛蒡种子给种了下去。
一时间,“郑员外”的名声又盛了些许。
郑如谦有些得意,准备带妹妹回府城好好跟哥哥弟弟们炫耀一下——你们都还没功成名就,我就已经有了名号。
可才退了客栈的房,一群人坐上马车,还没出城就被拦住了。
是一群穿红戴绿的妇人,满脸激动地堵在前头。
为首的那个姿容算不得出色,唯独双眼睛很大很漂亮,和郑如谦的如初一辙。
她一张口,便幽怨地呼唤,“谦儿……”
第143章扶风说亲
“谦儿……”
这话一出,外头的人愣住了,里头的郑如谦也愣住了。
他想起来好多年以前,似乎有一位女子这样叫过他,但也正是这位女子,在发现他毫无用处以后,冷酷无情地将他赶出来。
若不是遇到姜笙,当初又蠢又笨的他大概已经饿死在街头了吧。
当初说好的彼此再无关系,为什么还要跳出来呢?
郑如谦抿着嘴,骨子里一阵阵地发冷,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态度面对。
直到,马车内也响起一声拿腔捏调的“谦儿”。
郑如谦一回头,就看见姜笙摆着姿势,惟妙惟肖地看向他。
只可惜那声调虽然一样,却带着独属于少女的奶音。
郑如谦在一瞬的惊愕过后,忍不住笑出声,“姜笙,别皮。”
“人家一直叫二哥,也想叫叫你的名字嘛。”姜笙嘟着嘴,心底却长松一口气。
“二哥就是你二哥,不要想着飞上枝头当姐姐。”郑如谦揉揉她的脑袋瓜,心情渐渐平复。
早该想到的,人活这一生,要么籍籍无名地死去,要么功成名就以后,七舅姥爷也得找上门。
大哥说过,这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倘若郑如谦只是一个靠捡饭为生的乞儿,她永远也不会拦在他跟前,用这种拿腔捏调的姿态讲话。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