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叫苦不迭,慌乱地回道:
“末将不通此事,因此无法帮主公解答。
末将只知行军打仗,这等隐晦的谶语,实在是一窍不通,还望主公恕罪。”
闻言,刘备忽然换上了一副和煦的微笑,可那笑容却未达眼底,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冷意,仿佛冬日里的暖阳,徒有其表,却无丝毫暖意。
他缓缓说道:
“不懂?怎么会不懂呢?
叔至啊,你仔细想想。
这‘寸土掩其形’,这‘寸土’二字合起来,不就指‘封’字吗?”
刘备说到这儿,微微一顿,眼中的寒意更甚,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
他接着道:
“那‘阴阳颠倒行’这一句,隐喻的是出现了违背常理的生死逆转,也就是死而复生这种神奇之事。
而这正与刘封中箭落水,传出身亡消息之后又再次回归相吻合呀。
这两句,不就是在说我的好儿子,刘封吗?”
刘备的声音渐渐拔高,隐隐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
“至于后两句,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汉家三兴兆,瑞气绕前庭’……
嘿!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汉室将会再次复兴!
而这,要靠刘封这个螟蛉假子!”
说到这里,刘备已然是勃然大怒,额上青筋暴起,如同一条条扭曲的蚯蚓,在皮肤下隐隐跳动。
他猛地一拍桌案,“砰”的一声巨响,仿佛要将这压抑的气氛震碎。
而后他继续怒道:
“传出这谶语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嗯?这是要逼我刘备去向刘封那个毛头小子俯首做小吗?
难道大汉的复兴,没了他刘封,就无法实现了吗?”
话语间,刘备满是愤懑与不甘,那神情仿佛听到了这世间最荒谬绝伦的言论,让他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挑衅。
说罢,刘备又重重地坐下,他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似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压下那即将喷涌而出的怒火。
要知道,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刘备,极少如此暴怒失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这谶语一事,却好似一把锐利无比的利刃,直直地撩拨了他最为敏感的神经,触碰到了他内心深处最不愿意被触及的角落。
众人皆知,刘备自来便以复兴汉室为己任,将此视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多年来,他怀揣着这个宏大的目标,四处奔波,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刘备凭借着自身的仁德之名与远大抱负,吸引了如诸葛亮等一众有识之士、豪杰之才汇聚在他身边。
而他所做的一切,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兴复汉室,再续大汉往日的辉煌与荣光。
然而如今,这从新野传出的谶语,却好似一道晴天霹雳,明明白白地告诉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