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对群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蠢小人会让群体乌烟瘴气;阴小人会让群体勾心斗角。离心离德;而伪君子会把群体带向错误的方向,使群体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三类小人都是应该提防的。和蠢小人争斗的人是不明智的,他们虽然很可能让这类小人现出原形,但是往往会让自己的声名同时受损;与阴小人争斗的人是比较聪明的,他们往往能够团结一大批人,但他们只能算聪明,而不能算明智。和伪君子斗的人才是最大的明智,他们往往不被人理解,他们往往知道一些内幕,但是从来不会将这些内幕随便透露给别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些内幕说出来了,别人会认为自己是个蠢小人。这些内幕往往不被人相信。所以他们守口如瓶,只有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这种人才会挺身而出,像个英雄一样横空出世,来挽救组织的最高利益。这类人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当然现实中绝对是存在的,但是并不多。能与伪君子争斗的人要背负着很多负担,尤其是经常不被人理解。
在组织中处世提防小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原则。君子得罪了,他往往会大人大量,而小人得罪了他会记仇的。当然君子也不要经常得罪,如果经常得罪,君子也会认为你是小人。所以在组织中最好还是不要得罪任何人。
鲶鱼型人才在职场中千万不要摆什么小聪明,或者装高明。有的人在职场中喜欢装作什么都知道似地朝人家微笑,结果往往被人家误以为他真的什么都知道,于是对他处处提防。如果自己所保守的秘密被泄露了出去,那么这个人会第一个受到怀疑。也不要在组织中说什么这个我知道,那个我清楚,或者说什么这个人我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了,他曾经如何如何,不过有些事情还真不方便对你们讲。这类的话不要多说,其实说这类话的人往往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却表现高明,让别人以为他保守着和组织生死攸关的秘密,于是对他有所防备,而且如果哪天自己秘密泄露,同样会第一个怀疑到他。
鲶鱼型人才在职场中要提防小人,可以不防君子,但不能不防小人。其实很多时候小人和君子是分不清楚的,很多伪君子往往装得比真君子还道貌岸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道的运行有它自有的规律,不会因为尧是个圣主而让盛世永远存在,也不会因为桀是个昏君而让乱世消亡。职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会因为鲶鱼型人才有才能就一定有好运气,也不会因为鲶鱼型人才格外努力而机会就一定光顾,当然如果他们不努力,即使有机会光顾也很难把握得住。
在职场中,不要相信好人有好报。在职场中做好人,做好事和得到好报没有必然的联系。曾经见过一个十分善良的职场中人,他对所有的同事都十分友好,而且想尽办法来维持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遇到利益的时候,他也是主动让给别人。似乎他无欲无求。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这个人不错,值得交往,但到了后来,大家受到他的恩惠过多,感觉到心理不平衡,就主动疏远了他。这个人觉得自己很委屈,在他看来,他只图付出,不求回报,为什么大家还是要疏远他?他不明白正是因为他只求付出,不图回报违背了职场利益第一的原则,因此而导致了大家对他的疏远。
在职场中利益始终是第一的,绝大多数人的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在别人看来要么就是这个人有太大的阴谋,要么就是这个人头脑有毛病。几乎没有人想到确实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的人,而也没有人十分用心地去研究这个人的动机,于是这个人就不被人理解了。
有一个人多买了两张电影票,于是到电影院门口说这里有两张电影票免费赠送,虽然旁边有很多人买不到电影票,正在干着急,但是没有人过来找他要。后来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用两倍于票价的价格叫卖,结果很快就脱手了。似乎人们都变聪明了许多,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免费的,那么肯定是有太大的阴谋,无法得到别人的相信。
总之在职场中并不是做好人就一定有好报,在职场中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才会被别人认为是正常。鲶鱼型人才也没有必要刻意地表现出自己是好人的一面。
在职场中小人也不一定有报应,相反很多时候都是小人得势。高明的小人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会将很大的心思用在处理和管理者的关系上。他会在组织中排除异己,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地盘。最后很有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管理者。也许你对这样的人表示不屑。但是你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就会明白为什么要提拔这样的人。
首先管理者会提拔与自己熟识的人,而且最好是自己的亲信。这类小人容易钻空子,容易想尽办法拍管理者马屁,为管理者鞍前马后效劳,管理者自然把他当成亲信。即使管理者并不喜欢结党,连下属给他送了礼物他都拒收,但是在他的头脑中会认为这个下属有心,自然会对这个下属不自觉地照顾。
其次即使管理者看出了这个人是小人,但是鉴于这个人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势力,如果要铲除这个人,往往回导致组织内部的离心离德,甚至自己的地位也不能保住,还不如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将这个人提拔起来,最后他的势力就是自己的势力。五代十国中很多君王就是因为猜忌在外的统军大将,结果导致那些大将起兵造反。其实那些大将确实有异志,但君王不知道变通,不知道相机而动。
在职场中小人并不一定得到报应,恰好相反,小人往往能够得到提升,尤其是那些有才华的小人。这是个事实。其实也许一个人在你眼中是小人,但是在管理者眼中却是个君子。也许你自认为自己是君子,但是在管理者眼中你却是个小人。
鲶鱼型人才也不要过于耿直,在职场生存还是要做些表面文章的。以人际交往为例,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好话,如果交往对象是个年轻女士,很漂亮的话可以夸她貌若天仙,一般的话可以夸她很漂亮,至于比较难看的话你完全可以夸她有气质。这样可以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如果实话实说,见面就说人家真难看,毫无疑问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表面文章是必须做的,这并不是虚伪的表现,而是为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即使是欺骗也是善意的,不会造成坏的结果。而虚伪则是恶意的欺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从来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即使造成再坏的影响也在所不惜。真理和谬误之间往往没有鸿沟,只有一步之遥。
职场生存,有时候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做事情要把握自己的尺度,不要过分地讲原则,也不能什么事情都摸棱两可。不要搀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而要将做人和做事严格分开,也不要天真地认为好人一定有好报,坏人一定有报应。同时也不要以为惟有自己是君子,别人都是小人,都一无是处。在职场生存,即使自己觉得怀才不遇,也不要说出来,不要抱怨,不要让管理者知道自己的不满。
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
职场生存坚持适者生存的原则,而不是强者生存。适应职场环境的得生,不适应职场环境的往往被淘汰出局。这就要求鲶鱼型人才不要坚持一些所谓的道德和原则。
这些道德和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首先,从一而终的忠诚道德。很多人进入一个组织以后总是将组织当成自己的家,希望能够从一而终,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最大忠诚,也是发自内心的忠诚。但是在职场中从一而终并不是忠诚的表现,真正的忠诚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下属选择从一而终,但是从来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毫无疑问是对组织的不忠诚。即使一个人做不到从一而终,但是在岗位一天就认真地做好一天的工作,那么他对组织也是忠诚的。还有一些人幻想着哪天组织面临覆灭,别人都各奔东西,自己却选择留下来挽救危亡,认为这是忠诚的表现。其实这也不是忠诚的表现,而是个人英雄主义狂想症的表现。组织是要求有能做事的员工,而不是要求有时刻幻想能当救世主的下属。
其次,实话实说的做人原则。很多人口直心快,将自己想的东西都毫无遮拦地表达了出来,而且不知道变通。他们往往认为这是做人的最高原则,是有真性情的表现。这种做人原则本身是比较迂腐的,虽然不需要你说假话,但有些真话确实是可以不说的。做事更是不能用这些迂腐的原则,因为做事的时候需要说一些假话,比如人际交往中的赞扬。假话是善意的,是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那么就是可以说的。
再次,轻视名利的义利原则。职场就是个名利场,如果轻视名利,就不要进入职场。轻视名利的人可能会得到别人表面上的赞扬的,但是人们内心却认为你傻。在职场追求名利是再正当不过的事情了。也不要将名利遮遮掩掩,自己本来就是追求名利的,所做的事情自然是为了得到名利,而不是在做慈善事业。那些遮遮掩掩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去做事情,还容易被别人讥笑为虚伪。
最后,大义凛然的牺牲原则。在职场中没有必要做大义凛然的牺牲,没有必要主动舍弃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别人的利益。即使自己有心这么做,别人也不会感激,而是更加提防。在职场中,每一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够使得工作效率最大,组织的利益最大。只要组织的潜规则是多劳多得。很多人在面临自己利益的时候喜欢大义凛然地全部抛弃,最后损失了自己的利益,但并没有博得好的名声,相反这种反常行为会引起别人恶意的猜忌。
在职场中生存,适应环境是重要的。环境中即使有自己看不起或者不屑的东西,也要学会慢慢接受。即使自己以后不做同样的事情,也不要对做这样事情的同事表现出轻蔑。因为在你看来不道德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顺理成章;在你看来不屑一顾的做事方式,也许是别人的一贯作风。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你的不接受而和别人发生矛盾。如果无法接受,自己以后不做同样的事情就行了。
在职场中鲶鱼型人才还不能处处示强,而要学会示弱。群体普遍存在两个心理:第一个心理是群体对强者的毁灭往往幸灾乐祸;第二个心理是对弱者群体往往保持着最大的同情。在群体中示弱的好处就在于:
首先,能够得到最大的支持。在组织中成长都离不开群体的支持,你如果示弱,组织中会有很多人对你表示同情,进而尽可能地给予你帮助,这样你可能很快就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其次,示弱能够避免群体的联合反对。群体联合反对的往往是强者,而不会是弱者。群体对弱者往往会保护。
再次,示弱能够避免卷入群体中的争斗之中。群体的争斗往往会笼络一批人,这些人往往在群体中有一些影响力。在群体中示弱的人往往能够避免被笼络,进而回避群体的权利斗争。
最后,示弱能够交到很多朋友。示弱往往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在帮助自己的过程中就自然把自己当作是自己人。以后有什么好处自然会对自己多关照。
历史上很多君王因为不懂得示弱而遭到覆灭。项羽是最典型的例子。巨鹿之战成全了项羽的英名,但是项羽不知道收敛自己,而是极力地炫耀自己的武力和军事实力。而与他相反的就是刘邦,刘邦本身很弱,而且处处示弱,最后刘邦得到了很多谋臣武将的支持,更是得到了一些地方势力的支持。虽然刘邦勇武不及项羽,但是后来也能灭掉项羽而建立汉朝,可见示弱和示强的区别了。
冯道并不是一个示弱的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能够适应环境的人。环境在改变,国君在更迭,冯道也跟着改变,他对每一个国君都十分忠心,尽到臣子的责任,他适应了当时五代十国的环境,因此取得了大成功。他学的虽然是孔孟之道,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愚忠。相反他有着一种清净无为的思想,这可能和他的字是可道有关系。他的思想导致了他不以某一个国君为念,而以天下百姓为念;不以个人荣辱为念,而以国家安危为念。他没有遵从一些迂腐的道德原则,做人也不固执,做事能够变通,因此能够得到重用。
总之,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是适应环境的人,而不是强大的人。这种适应环境的人能够十分主动地改变自己,因此很少和现实发生冲撞,最后在职场中能够一帆风顺。鲶鱼型人才在职场中一定要学会适应,先融入,后寻求改变。
做人不得不具备的态度
在职场中,鲶鱼型人才要学会泰然处世,贵如是,贱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