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鲶鱼效应的启示 > 第五章 管理者的知识素质(第1页)

第五章 管理者的知识素质(第1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将是知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资本或者自然资源。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且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成为了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关键。要想在组织中管理鲶鱼型人才,管理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知识结构上的要求

知识管理是一个企业集体对知识的掌握,然后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去,以实现企业的最大产出的过程。管理者要对鲶鱼型人才进行管理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作为现代的企业管理者,在变化日益加快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就等于没有应变能力,就必然会在经营中遭受挫折,甚至惨败。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脱颖而出的首要前提就是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微软从一个小企业最后走向软件帝国,盖茨所拥有的丰富知识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还必须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掌握技术知识和专业的管理知识,对于管理者来说,还应该掌握比较多的社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毕竟企业是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中种种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将起到促进或者阻碍作用。

其次,必须有学习知识的能力。管理者应该有能力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搜索对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学无止境,学习在知识开发和更新速度极为缓慢的古代是相当重要的,在知识开发和更新速度极为迅速的今天更显重要。没有任何一个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已经拥有的管理企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众多成功的管理者在使企业的经营走上正轨的时候,最有可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去学习。

再次,管理者必须有利用外界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人不一定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是知识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刘备天文地理每一样都不如诸葛亮,但刘备有管理者的才能,有王者风范,结果使得诸葛亮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知识管理还应该有利用外界知识的能力。既要学会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学会借助外脑。如何利用外界知识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知识。

综上,对于管理者来说,拥有知识是必须的,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是必须的。但同时也应该学习如何寻找知识和利用他人的知识来为自己服务。

对鲶鱼型人才的管理应该遵从知识管理的原则,管理者必须具备T型的知识结构。

一个管理者应该拥有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管理学科及其相关科学的知识。这是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可以称其为管理者的专业知识。试想,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知识的管理者如何管理一个企业?他如果没有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者四个基本管理的概念,如何能够使他的日常工作有条不紊起来?他如果没有人的需求层次的概念,如何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励鲶鱼型人才和其他员工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二是社会生活、政治、文化、历史、礼仪、人际关系等社会知识。人是社会的动物,企业是社会的产物,如果一个人、一个管理者没有社会知识,就等于失去了在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不但一场政治事件有可能毁掉一个企业的前途,而且对某个政府人物的视而不见也可能毁掉企业的前途。

三是利用工具的知识。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管理的工具,这些工具的运用能够大幅度地减轻日常管理的繁重程度。利用工具来进行管理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否则管理者极有可能只成为日常事务的执行者,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为企业的发展谋划。

管理者要真正成为“内行”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管理者知识”,即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的基本特征是“T”型知识结构,也就是通才型知识结构。“T”型是用字母“T”来形容,横是指知识的广博性,竖是指所拥有的专业知识:

(一)广博的知识。人的知识结构有专才和通才之分。专才是指掌握一两门技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通才是指除此以外,还掌握较为全面的其它学科知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掌握广博的知识是必须的,因为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不但来自同行,而且来自社会上的种种利益集团,甚至还来自上下游企业。通才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正如某项调查所证明的一样:“倒退20年,让你回到学校学习,你准备学什么?”众多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的回答是:什么都学一点。

(二)专业知识必须是以管理科学为主。这里所指的管理科学是指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管理者学、社会学在内的大管理科学。这些管理科学的特点就是它们无法通过精确的定量和严格的因果关系来向人们展示。长期以来,崇尚数学的科学家们对管理科学不屑一顾,但事实证明,真正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和企业发展的不是所谓的科学技术,而是适合企业的管理。管理理念的运用和更新换代使得科学发展有了良好的平台。

必须知道的管理理论

西方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源地,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最为先进和发展最为迅速的地方,管理者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必须以西方的企业管理知识为基础,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

首先必须提及的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费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他一生中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员工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渐渐形成科学管理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和《科学管理》。在这两本书中,泰罗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实现最高效率必须保证雇员和雇主都得到更多利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把蛋糕做大,然后把蛋糕分好。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员工的劳动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他通过研究员工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操作的标准时间,以此为依据制定劳动定额。

2.对员工进行选择、培训和晋升。

将合适的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员工掌握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使员工在工作中成长,获得更多的报酬,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地位上的。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而且通过文件形式将标准固定下来。

4.采取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向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员工支付工资,以较低的工资率向没有完成定额的员工支付工资。

5.管理和劳动分离。

管理者和劳动者各有分工,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整个工作按照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其次,需要提及的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是古典组织理论的奠基人,1925年他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出版。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管理14条原则和管理5要素。

法约尔认为管理原则是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的指导,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取决于它的管理者是否掌握了管理的基本原则。正如法约尔所说:“没有原则,人们就处于黑暗和混乱之中;……原则是灯塔,它能使人辨明方向。”法约尔从自己长期的管理工作经验中总结了以下14条基本的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管理者、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在他的众多管理原则中,我们不难归纳出两条重要原则:

1.统一指挥。法约尔认为:在一项工作中,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管理者的命令,这是一项永久适用的基本原则。双重指挥和多头指挥是企业中出现管理混乱的根源,它危害企业的权威和纪律,破坏秩序和稳定,使企业走向衰败。出现双重指挥和多头指挥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一是管理者为了争取时间或立即制止某项错误行为,而越级下达命令;二是同等地位的管理者没有明确的职权划分;三是两个部门的职责界限划分不清,都自以为是地向下属下达命令;四是部门职能本身出现重叠。

2.等级制度。法约尔认为:等级制度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系列,按照等级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形式就是直线式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要求从最高权力机构发出的命令或向最高权力机构发出的报告都必须严格地经过等级制度的每一级来传递。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下级部门之间可以实现直接沟通,但其沟通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双方管理者的同意。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概括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种基本职能。

首先是计划。法约尔认为:计划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它使得管理有了预见性。计划就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在行动上应当遵循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一个好的计划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准确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