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跟后世美女卖茶叶的套路不同,顾安没有选择打亲情牌,而是直接将‘爷爷’改成了某位归隐山林的大儒。
因为机缘巧合发现了一株茶叶,细心培育后,种植出了大片茶田。
后来随着战乱洗礼,这些茶叶也跟着隐入云烟,只留下茶经流芳于世。
真正的好茶越发稀贵。
幸好那位大儒的后代传承祖上的茶农技艺,依旧还在种植茶叶,并将茶艺技术发扬光大,又接连培育出龙井和毛峰这类极品好茶。
只是种茶的过程比一般茶叶繁琐,需要更多的加工流程,甚至对土壤和环境也有极高的要求。
所以传承了祖上技艺,但要培育出好茶依旧困难。
如今能流通市场的好茶,更是不容易。
故事不狗血,却更贴合当下时事。
如今的世道,只信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顾安先给故事定了一个基调,等未来真正上市后,再从精美包装上配上一些高档的文案。
譬如过年不送礼,送礼只送某某茶等……
如此一来,不仅能流通于上流市场,区别于一般普通的茶叶,还能往下沉市场沉淀。
故事构造完,顾鹏也拎着几包好茶进门。
这一次品茶不单单是为了考察市场,而是更方便于自己茶叶的定价。
所以顾安依着自己的口味,然后换算成自己手上茶叶的品质,在定价上只高出或低于五百文。
比如按两称重的本地普通茶叶,一两为八百文,顾安便将铁观音这类普通品质的茶叶定位三百文一两。
而上等茶叶的定价则是只高五百文,像毛峰龙井这类,对标府城品相稍微姣好的茶叶,只卖二钱一两。
互相对比完,顾安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定价会引来茶商的眼红嫉妒。
说不定,到时候茶商还得恭恭敬敬的找他拿茶。
这便是做生意源远流长的缘故。
好品质,信得过!
顾安把茶叶一收,却发现刘大还在一个人收拾着铺面。
这可是个大工程,里外不仅要擦洗,还得重新捯饬一番。
刘大和顾鹏都对这种茶叶店的装修一窍不通,顶多就是打扫一下屋子。
这可费事。
“你们先别忙活了,鹏哥,你上次不是来找过牙行的伙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