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有这份上进的心思,顾安也不介意助他一臂之力。
十斤精盐,价值七百钱银子,这放在整个渠县,都算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了。
可顾安却是说给就给,连个抵押预付都不用。
这便是他对王兴的支持。
但凡换个人从他这里拿货,那他可就不会这么优待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有王兴在县里头卖力销售,没货了就到岩村来货,倒是省了顾安还要去一趟县里的路程,顾安也乐意轻松呆在村里,每天看着学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翻修重建。
村子里缺的材料,在顾安的‘钞能力’下,基本隔天就送到了。
现在顾安的腰包鼓了不少,已经有个小四百钱银子了。
花起钱来,也不用再像入京赶考的时候那么拮据了。
虽说村子里的汉子们都在出力气翻修重建学堂,但学堂要重建好,怎么也还要半个月。
眼下闲着也是闲着。
索性顾安便在学堂边上先简单的支了个四面漏风的茅草棚子,搬了张四四方方的老桌子往里一搁,又整了块木板竖放,下面在摆上几条长长的木凳子,这么就成了一间简易的临时学堂。
村里孩子不多,也就三十来个,但当顾安坐在老桌子前的时候,下面足有十多条长长的木凳子,四周也都围了人。
不仅是村子里的娃娃到场了,就连那些个跟顾安同辈,甚至是长辈,也都到场了。
在大家的观念里,学堂是个很严肃的地方,教书先生更是极其尊敬的。
所以尽管现场的人很多,但当顾安出现并坐在老桌子前的时候,大家全都立马噤声,表情严肃的盯着顾安。
顾安用笔墨在草纸上写上了几个大字。
人、口、手、大。。。。。。
都是一些简单的常用字,学起来也简单容易记住。
毕竟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至少要将岩村上下百来号村民先摆脱文盲。
顾安一笔一划的教着,教一遍让下面的村民们跟着读一遍。
不同于村民们印象中的教书先生,
顾安的讲课更加幽默风趣一些,时不时为了方便村民们记忆,还会选择讲一些地里的事情来结合。
生硬的记字,对于一天学堂都没上过的村民们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但若是结合上田地里的琐事一些记忆的话,那就容易得多。
挤在人群之中的顾鹏也听着顾安的授课,虽然顾安教的只是简单的生活常用字,这些顾鹏小时候在私塾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但当顾安结合着田地里的琐事讲的村民们一边笑呵呵的,一边将这些简单的字给牢牢记住了。
顿时,顾鹏就对此刻正在绘声绘色给村民们讲课的顾安,有些佩服。
自己这个同村弟弟,似乎有些不一样啊!
顾安讲了有一个时辰,正好天色也有些暗了,索性就停了下来。
这一个时辰里,顾安一共教了二十来个字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
兴许是顾安结合了田地里的琐事,让一开始听得一头雾水的村民们,难得的都听进去了一些。
有的记住了七八个字,也有的记住了十多个字。。。。。。
大家或多或少的都记住了几个字,心里成就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