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书先生,这才是学堂最难办的。
不过在顾安这儿,却不是什么难题。
毕竟放眼整个临安府,哪个教书先生能连中县试、府试双头名的?
他顾安,能!
他来当这个教书先生,够格!
顾安打算当教书先生,除了想推一把村子,也是存有一定私心的。
毕竟他现在还算是个无业游民,日后精盐市场做大了,引得有心之人摸查下来,无业游民的身份终究会引得人怀疑。
而有了教书先生这个身份,则就能适当的掩饰一番。
当然了,顾安之所以会找上王兴让其代为寻找渠道销售精盐,而不是自己亲自去销售,就是为了有效的规避风险。
只要这次他和王兴之间的合作不出什么幺蛾子的话,
今后顾安会持续和王兴合作,随着合作次数的增多,他就不会再出面了,而是将对接的工作交给刘大。
至于开拓其他渠道市场的任务,也一并交给下面的人,若是到时候村子里有精明能干的人,顾安也不介意拉他们入伙,前提是要经得过考验。
顾安就是要通过层层合作,单人对接的渠道,将风险最大程度的转嫁出去。
自己则在源头稳稳获利即可。
日后就算是有人查到了他这里,试问谁会怀疑一个教书先生?
谁又会信,区区一个教书先生,能弄得出那般绝佳品质的精盐?
念及于此。
顾安专门去找了一趟老村长,将想要重新翻修学堂一事跟老村长说了。
本来老村长还蹙着眉头,嗦着牙花子,没有点头答应这事。
但当顾安亲口说出,学堂翻修过后,他亲自来当学堂的教书先生的时候,老村长立马拍板应下。
顾安知道,老村长等的就是自己这句话。
毕竟翻修学堂对于村子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再请个教书先生,那可就太难了。
但要是顾安愿意当这教书先生,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一码归一码。
老村长也并没有让顾安白白给村里当教书先生的想法,只是想着在束脩费上能不能便宜一些。
老村长刚想要开口,就被顾安先一步打断了。
顾安简明扼要的跟老村长说了一下。
翻修学堂,他出大头。
并且,村子里只要适龄的娃娃,下到能流利说话的,上到成家立业的汉子和婶子们,都可以在听课认字。
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收村子里的束脩费!
“这怎么能行呢!”
老村长在听到顾安竟然不打算收村子里的束脩费,顿时就不乐意了。
他是希望顾安能少收一些,但不收这怎么能行呢?
不收束脩费,那顾安往后可怎么生活?
老村长起初是坚决不同意,但顾安也打起了感情牌,从小他读书就是村子里大家凑钱供出来的,现在他做不了官了,如果他还不能帮着村子里,他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一番讨价还价下。
最终以顾安不收村子今明两年的束脩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