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阳笑了笑:“我研究这个东西就是为了给百姓们弄的,做出来了,百姓们却用不上,不是本末倒置吗?这个东西是用之于民的,而不是取之于民。”
他是为了方便百姓,而不是为了赚百姓银子。
徐正辉听的钦佩不已,然后尽职尽责的去安排生产。
所有的农具几乎都绕不开铁,还得加大铁矿的采集,如果能再多几个铁矿就好了。
陆晨阳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让人组成队伍,又去找铁矿了。
军中人员混杂的好处就显露出来了,陆晨阳拿出来当初登记的册子,按照特长寻找人才,组成了一支寻矿小分队。
认识路的、做过铁匠的、会辨别方位水源的,这可是大本事。
陆晨阳亲自接见了几个小分队的队长。
“铁矿重中之重,你们可定要齐心协力,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等你们回来了,我为你们庆功!”陆晨阳正色说道。
匠人们被鼓舞的充满了雄心壮志,也是因为陆晨阳给的实在太多了。
他们还没有收到过这么多赏钱呢,而且陆晨阳说了,以后岩泉县的百姓都会用他们做出来的农具。
这种成就感甚至都不是金钱给他们的。
不管什么职业,什么身份,很多人都很难拒绝一个流芳千古的诱惑。
第一批的农具很快就做好了,然后就送到了沈家的铺子里售卖了。
沈时谦非常会做生意,直接在门口挂出了牌子:“陆县令亲自参与设计的最新农具。”
因为考虑到有的百姓还不识字,还特意派个小二在门口吆喝。又担心乡下的农民不知道此事,所以他还特地派人去各个村子告诉了村长,让村长帮忙宣告一声。
可谓是十分的尽职尽责,面面俱到。
陆县令三个字就是最好的招牌,很多人一看到陆县令三个字就进了铺子。
“我就要陆县令设计的那个农具,啥都行,只要是陆县令做的,我都要。”
店小二笑容满面,不过……“每户只可购买一把,如果是帮村子里采购的,要村长出具契书。”
“……”
“那客人,您还要吗?”小二又问。
“要!”
确实还有买不起的农民,店小二也很耐心地解释了,可以由衙门垫付,明年再还,所以农具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陆晨阳在店外看着,想只明年大家都能用上更好用的农具了,再加上房锦州带来耕牛,明年春耕大家也能轻松一点了。
陆晨阳开开心心地往回走。
回到县衙,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燕行回来了。
陆晨阳一惊,立刻出城去驻地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