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大都希望别人欣赏、赞美自己,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因此,当我们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适当地赞美对方,使对方感受到尊重和自信,让他人如沐春风,就可以增进沟通双方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别人的好感,赢得别人的认同和支持。
主动说别人一声“好”
美国的管理学家玛丽·凯说:“赞美是一种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力量。”赞美能给人前进的动力,是承认别人价值的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那个能恰当给别人赞美的人一定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会从中获益良多。
汤姆是一位律师,有一天和太太去异地拜访几个亲友。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亲戚。由于汤姆对这位几乎从未见过面的亲戚不了解,所以就想找一些能够拉近他们之间距离的话题。他看到了老姑妈的这所房子。
“这栋房子有100年的历史了吧?”他问道。“是的。”老姑妈问答,“1940年造的,正好100年了。”
汤姆说道:“这使我想起我们以前的老房子,我在那里出生的。这房子很漂亮,盖得很好,有很多房间。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房子了。”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老姑妈表示同意。
“现在的人已经不在乎房子漂亮不漂亮了。他们只要有个地方住就够了,然后开着车子到处跑。”汤姆说道。
“这是—栋像梦—般的房子。”老姑妈的声音有点颤抖了,“这是—栋用爱造成的房子。我的丈夫和我梦想了好几年,它完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她带着汤姆到处参观,汤姆也热诚地发出赞美。看完了房子以后,老姑妈带着汤姆到车库去,那里停着一辆派克车——几乎没有使用过。
“这是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买给我的。”她轻声说道,“自从他死后,我就没有动过它,你是一个真正懂得欣赏好东西的人,我就把它送给你吧!”
“啊,姑妈。”汤姆叫道,“我知道你很慷慨,但是,我却不能接受。我已经有了一部新车,而且我们之间并不算很亲密,实在是不能要。我相信你有许多亲戚很喜欢这部车;”
“亲戚!”她叫起来,“不错,我是有很多亲戚。但是,他们只是在等我死掉好得到这部车子。他们得不到的!”
“如果你不想送给他们,也可以卖掉啊!”汤姆建议道。
“什么!”她大叫,“你以为我可以忍受让陌生人开着它到处跑吗?——这是我丈夫买给我的车子!我做梦都不会把它给卖掉的。我想把它送给你,是因为你懂得鉴赏好东西。”
汤姆极力想辞谢这份好意,却又怕伤了这位老姑妈的心。最后汤姆因为赞美拥有了这辆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车。
希望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的耳根都是软的,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林肯则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人们大都希望别人欣赏、赞美自己,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
致力于社会竞争的人们,若能满足人们的赞赏要求则可以获益无穷。如果你想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那就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去赞美别人吧。
成功离不开赞美他人
根据美国《幸福》杂志下属的名人研究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的顺畅是事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而赞美别人是处世交际最关键的课程。因此如果你懂得如何去赞美别人,再加上你聪明的脑袋,还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从很大意义上讲,学会赞美他人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真诚地、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搞好你的人际关系,使你在事业的道路上畅通无阻。赞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有效的感情投资,当然,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对于领导的赞美,能使领导心情愉悦,对你越发重视;对于同事的赞美,能够联络感情,增强团队精神,在合作中更加愉快;对于下属的赞美,能使你赢得下属的敬重,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从而更好地协助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对自己生意伙伴的赞美则会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你是一个商人,学会赞美你的顾客,则会拥有更多的顾客回头率。一位精明的售衣商往往会说:“太太真是好眼光,这是我们这里最新潮的款式,穿在太太身上,太太一定会更加漂亮。”几句话,这位太太肯定眉开眼笑,马上开包拿钱。美国的商界奇才鲍罗齐就曾说过:“赞美你的顾客比赞美你的商品更重要,因为让你的顾客高兴你就成功了一半。”
赞美对于你的家人、朋友同样重要,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则万事兴旺。作为父母,适当地赞美自己的孩子,可以使孩子更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另外,朋友之间适当的赞美也是必不可少的,朋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佚名说:“没有朋友的生活等于死亡。”而朋友之间相互赞美是朋友产生的前提之一,因为既然成为朋友,就一定有双方相互欣赏的一面。
学会真诚的赞美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它也是衡量现代人素质的一个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交际水平的标准。学会真诚地赞美是性情休养的需要,有助于使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赞美别人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因为压力而产生动力。因为你赞美别人就意味着你肯定了他人的优点与成绩,相对应的是,你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人只有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取得更大地进步。如某一个班上有两个同学同名同姓,其中一个成绩特别好,而另一个同学则成绩平平,一天,成绩一般的那个同学对成绩好的那个同学说:“我俩姓名一个样儿,而你的成绩却每次都高我一大截,我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你。”不过,后来这个成绩一般的同学变压力为动力,最终也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学会赞美别人,可以给你带来远见卓识,可以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这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备的性格和修养。学会赞美别人,可以使你获得真挚的友情,可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此路不通还可以走彼路。赞美别人还可以使自己产生压力感和紧迫感,从而成为进步的动力。如果你学会了赞美别人,你就拥有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出生于美国的平民家庭,先后从事过多项职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弃商从政,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里根在78岁生日时对记者说:“在我14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对我说,千万别忘了发现别人的长处,多说别人的好话。从此以后,我牢记这句话,甚至在梦里也不忘赞美别人。可以说是我的母亲塑造了我的一生。”里根总统的话再次证明了一点:学会赞美他人是你成功的阶梯。
赞美要做到因人而异
赞美不是一股脑儿的说好听话,必须要因人而异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赞美的话要因人而异,必须考虑几点因素:
听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对说话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比如要表述对社会嫉贤妒能现象的认识,听者为知识分子,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但这话就不能再照搬讲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听众,而可以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样的俗语,对方会更容易接受,讲话才会有效果,激励人同样如此。
听者的个性性格。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可以多赞美他,他会很自然接受;如果对方比较内向、敏感、较严肃,你过多地赞美他,会使其认为你很轻浮、浅薄。因此,在赞扬对方时要注意这一点。
听者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交谈双方各有欲望,要迎合对方的需求讲赞美的话。一个不喜欢淑女型、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的女子,你夸她如果长发披肩、长裙摇曳,定会婀娜多姿,美丽迷人,她也许不会感激你,还有可能骂你多管闲事。如果了解她的心理,夸她短发看起来又精神又有活力,她一定会开心。
19世纪的维也纳,上层妇女喜欢戴一种筒高檐宽的帽子。她们进剧院看戏,仍然戴着帽子,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对剧院要求女客脱帽的规定她们不予理睬。剧院经理一日灵机一动,在台上说:“女士们请注意,本剧院要求观众一般都要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请听清楚——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此话一出,全场的女性全部自觉把帽子脱了下来:谁愿意承认自己年纪老呀!
这位聪明的经理正是利用了妇女们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感情需求,使原先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听者的性别特征。与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体胖的女子,你说她又矮又胖,一定会令她反感;但你夸她一点不胖,只是丰满,她会得到几分心理安慰,不会因为自己胖而自卑。而对同样体型的男子,你说他矮胖子,他也许只是置之一笑。
听者的年龄特征。你若想打听对方的年龄,不同年龄要采取不同问法。对小孩子可以直接问:“今年几岁了?”对老年人则要说:“今年高寿?”对年龄相近的异性不可直接问,要试探着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纪稍大的女性,年龄更是个“雷区”,问得不好讨人厌。一个40岁的中年女子,你开口道“快50了吧”,对方一定气愤不已,你小心地问“30出头了吧”,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听者的心境特征。俗话说:入门休问枯荣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在赞美别人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一个为事业废寝忘食的年轻人,便可以称他“以事业为重,有上进心”;一个为了债务焦头烂额,心绪不宁的企业家,你夸他“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对方也许会认为你是在讲“风凉话”,这种话便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除了以上因素,还要考虑不同职业、不同宗教信仰等因素。列宁说:“对马车夫讲话应该不同于水手,对水手应该不同于对排字工讲话。”陈毅某次出访东南亚,一宗教界人士送他一尊菩萨,他见机谢道:“有了菩萨保佑,我更不怕帝国主义了。”这里陈毅借用宗教术语,显示了对宗教的尊重,对宗教界人士的谢意,有深意而不乏风趣幽默。
赞美离不开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