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民国大总统 > 第25部分(第2页)

第25部分(第2页)

1921年,由于王采玉心脏病发作,命在旦歹,蒋介石赶紧返回家乡侍候母亲。但病情恶化,于6月14日停止了呼吸,终年58岁。当母亲去世后,蒋介石悲痛万分,十分隆重为母亲操办丧事;同时请孙中山在他母亲墓碑题写“蒋母之墓”。 。 想看书来

二、蒋介石的四位夫人

二、蒋介石的四位夫人

(一)从发妻到义姐。蒋介石15岁时,由母亲王采玉做主,表伯陈春泉为媒,与比他大5岁的奉化岩头乡山村姑娘毛福梅结婚。开始夫妻关系尚好,蒋介石几次到奉化县城和宁波市区读书,都把她带在身边,并培养她学习文化。

蒋介石去日本留学以后,夫妻生活不正常了,见面有口角相争,甚至不愿共枕同席。1909年,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度假,不愿毛福梅住在一起,林绍楷做了许多工作之后,毛福梅才怀了孕。林家这位后人由于世交关系,常在蒋门走动,有一次,她率直地对蒋经国说,你是在我林家的帮助下出生的,蒋经国听了,含笑不语,未加反驳。

蒋介石于1911年4月8日日记云:“余于毛氏,平日人影步声皆足以刺激神经,此次因事寻衅,又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决计离婚,以免痛苦……”第二天,他写了千余字的长信,给毛氏的胞兄毛懋聊:“缕诉决裂情形及主张离婚理由。”接着,又把毛氏逐回娘家。毛氏在蒋母王采玉的庇护下,几天之后又回到蒋家。5月3日,蒋介石回溪口,不愿回家住宿,外宿于武岭庵。蒋毛吵架,波及蒋介石母子关系,这使蒋介石无法任性而为,因此感到非常苦恼,几次想出家为僧的念头。

蒋介石于1927年与宋美龄结婚,毛氏最后未坚持已见,拒不离婚,两人的关系有所好转。蒋介石允许毛氏仍为丰镐房主妇,并且在回乡时,每次都去丰镐房会上一面。一次,偕宋美龄回乡,住于文昌阁,乘宋美龄晚起之机,悄悄去丰镐房尝毛氏做的早点。毛氏擅长做家乡菜,蒋介石每次回乡她都要派人送菜,并嘱咐亲手交给“先生”,蒋介石总是亲手来接。

1939年阴历11月2日,日寇飞机轰炸溪口,毛福梅给日机炸死,终年57岁。

毛氏去世后,蒋介石也曾亲往墓前悼念。1947年清明节,蒋介石回溪口扫墓,一天清晨,蒋独自一人来到毛氏坟头,察看一番之后,行三鞠躬礼以示敬意。然后又携宋美龄同来,宋也在墓前行了三鞠躬礼。1948年,溪口蒋氏续谱,毛氏名分成了难题。最后,蒋介石大笔一挥:“民国十年出为慈庵王太夫人义女。”正式确定了她在蒋家从发妻到义姐的地位。

(二)侧室,姚冶诚,小名阿巧,1887年8月26日生于江苏省吴县南桥镇。

姚冶诚父母早亡,由叔父姚小宝抚养。姚小宝自己无亲生子女,把姚冶诚当做自己亲生女儿。姚冶诚在叔父的养育下,成长后,虽然称不上绝代佳人,但是,长得体态###,个子修长,皮肤白哲,而且心地随和,心灵手巧,深得叔父喜欢。

姚小宝没有亲生子女,想找一个佳婿入赘,为自己接替香火。正好吴县漕湖畔上方村有个叫沈天祥,生活比较艰难,愿意将沈家二小子沈天生入赘姚家,于是便托人去说媒,经双方同意,就这样沈天生同姚冶诚结了婚,根据入赘习俗,沈天生入赘姚家后改名为姚天生。

姚冶诚结婚后,夫妻感情尚好,为了生活,两人决定一起到上海谋生。后来,姚天生染上了抽鸦片烟的恶习,因此挣的钱不够花了。为在穷困中解除忧愁,又开始酗酒,脾气逐渐变坏,稍不如意,就在家中大发脾气,甚至对妻子拳打脚踢,为此夫妻感情恶化。没过多久,姚天生就一命呜呼了。

姚天生一死,姚冶诚在上海无依无靠了,为了继续在上海生活,她经人介绍,来到五马路群玉坊一家技艺院,服侍技艺院的高级###的起居,并负责保管高级###的衣物首饰等,平时还兼作招待客人,被人们称为“大小姐”。

1911年,蒋介石从日本回到上海,就任陈其美的沪军第5团团长,后来又在吴淞训练军队,成为陈其美手下的红人。在这期间,蒋介石常随陈其美去五马路妓院寻欢作乐。有一次,蒋介石到了群玉坊认识了在这里做工的姚冶诚。以后经过多次往来接触,彼此都产生了爱意,于是,蒋介石同姚冶诚在上海法租界薄石路所氏里13号蒋介石的秘密住所开始同居。

蒋介石和姚冶诚同居的事情,被姚小宝知道了。为了再招赘续嗣,姚小宝开始不同意姚冶诚和蒋介石在一起。后来经过堂侄女姚月英的劝说,便同意了姚冶诚嫁给蒋介石。

这样蒋介同姚冶诚正式结了婚,并在姚月英家里办了几桌喜酒。由于时局不稳,蒋介石经济收入也不稳定,同姚冶诚结婚后,虽然夫妻感情不错,但经济上比较拮据。

1912年冬,蒋介石把她带到家乡,让母亲王氏见过,两人初时尚好,可是后来逐渐产生矛盾,爱情发生破裂。

由于以上这些矛盾的发展,蒋介石曾多次考虑另寻住所,与姚冶诚分居。1920年5月3日,蒋介石考虑:“处置姚冶诚事离合两难,乃决定暂留而析居,以观其后。”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下不了与姚氏分道扬镳的决心呢?这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也有披露:“盖因弃去,一则讳儿无人抚养,恐其常起思母之心;一则藕断丝连,虑其终结不解之缘。”他听从朋友的劝说,继续与姚冶诚保持同居关系。因此,直到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正式公开宣布脱离关系。

为了照顾蒋讳国,蒋介石把蒋讳国仍住在上海。由于蒋介石比较喜爱讳国,就叫姚冶诚带了讳国到广州小住一段时间。

1927年,蒋介石同宋美龄结婚,为了照顾蒋讳国,蒋介石把蒋讳国托养给住在上海的留日同学吴忠信家里,让讳国认他为“干爹”,这样,姚冶诚迁往苏州,住在吴忠信在苏州凤凰街的一所别墅里,后来姚冶诚在苏州蔡贞坊新建了住宅,便离开吴忠信的别墅。

1947年8月26日,姚冶诚60岁生日时,蒋介石派蒋经国夫妇和兵团司令汤恩伯等去上海为姚冶诚祝寿。

1949年,姚冶诚随养子讳国从大陆搬到台湾,住在台北桃园大秦访识厂附近。蒋讳国每到周末就去她那里探望问安。

1966年,姚冶诚在台湾病逝,终年79岁。

(三)侧室,陈洁如,原名阿凤,她生得高挑个子,四方面孔,当过小学教员,学得一口俄语,虽无过人容貌,但也称得上精明能干。

陈洁如的父亲陈学方,浙江镇海人,母亲吴氏,苏州人,父母在上海经营土产手工纸品。陈洁如1905年生于上海。1918年,在上海海宁路由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子学校读书。这时陈洁如13岁,身材瘦长,但相当匀称。一般人都已为她是18岁的大姑娘了。

陈洁如的好友,18岁的朱逸民女士住在西藏路,与陈洁如家是邻居,因此,两人经常在一起做功课。

后来朱逸民嫁给住在南京路西段的富商张静江做续弦妻子。45岁的张静江,原籍浙江,未回国前在法国巴黎销售各种珍贵古董,因而成为富商。1909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