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推开门之人正是陈凡寻找的郑应昌。
原本应该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他,此刻却跟无事人一般,对着陈凡笑得似乎还很坦然。
陈凡也没有了刚刚的着急,十分平静的看着对方。
双方刚刚隔着屋子的交谈,并不是在打机锋。
实则简单几句话,郑应昌已经将这件事的起因经过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装病不去给陈凡挨保,这其实并非他的本意。
陈凡估计应该是钱家不知道想了什么办法找了郑应昌的父母。
郑家收了钱琦的好处,郑应昌心中原本也是不愿意的。
但他不想违逆父母的意思,所以便默认下来了。
陈凡随即用《内则》里的话讽刺郑应昌,既然知道这是错的,为什么不去规劝父母?
郑应昌则回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他可不是陈凡这种口嗨,他是准备随机应变的。”
陈凡突然笑了:“郑学兄的随机应变再不来,那怕是就要晚了。”
郑应昌笑了笑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这是跟陈凡讲价了。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做事不要追求速度,也不能只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过分追求速度反而目标无法实现。
这句话续上就是做事眼光要放长远,不要因为眼前的小利失去了更大的机会。
陈凡不富裕,但眼前的郑应昌则过得太穷。
代表秀才身份的澜衫洗得已经发白,内衬估计不止一个补丁。
“郑兄乃高邮州廪生,怎生过得如此清苦?”
郑应昌笑了笑:“我实话于你说罢,我家中兄弟七个,一天吃饭的就有二十多张嘴,父母为了供我读书,田产早就典卖。若非你海陵钱学兄找到我父,家中下月的粮食恐怕都没有着落了。”
陈凡好奇:“那钱家给了你们家什么好处?”
郑应昌竖起三根手指:“十三两银子。”
“三两补偿你的挨保银,十两是谢礼。怎么样?钱家还是挺有诚意了吧?”郑应昌自嘲笑道,“若是小友无事,那我便重新回房里躺着去了。”
陈凡从袖中摸出一堆碎银,从中挑拣出约莫十五两的样子递给对方:“郑学兄,我用十五两买你回去给我挨保。”
郑应昌只看了那些银子一眼,随即摇头道:“陈小友,十五两可不够,我父已经允了钱家,那我若是再为你挨保,那便是得罪人了。钱家在淮州府、扬州府可是良田千亩的大户人家,家里又有人在京中为官,得罪了他们,十五两银子你觉得够吗?”
陈凡都快被眼前这个秀才给气笑了。
他来到这个世界,见多了蝇营狗苟之辈,不过这些人几乎都是些表面上耻于言利的伪君子。
可像郑应昌这般,将孔方兄摆在台面上大谈的读书人,他见得还真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郑应昌表现出来的“无耻”,陈凡竟对他观感还不错,最少真小人比伪君子可爱的多。
“那郑学兄准备要多少?”
郑应昌撇了撇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小友,我听说你在海陵有个蒙学塾堂?”
“我想去你那塾堂当夫子!”
“怎么样?我好歹也是州学廪生,还算是有资格教授蒙童吧?”
陈凡颇为意外地看着对方:“郑兄消息倒是灵通,可惜却不知道我那蒙学现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