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方不搭话,声音不由放大了一些:“你为什么要走!”
“我……”汪劲松继续搭词:“我不好意思见你。”
见对方态度变软,聂政的语气也有了一丝缓和:“我想我们之间应该是有什么误会。”
聂政将台词做了些许的修改。
原剧中,柳春江这个角色的台词应该是【小怜,你错了。】
但聂政感觉这种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说话方式太琼瑶,同时也不太符合人物的定位。
柳春江虽然是一名留洋归来的学子,但作为一名正在追求爱情的成年人,不可能直接这么直接且不留情面的指出对方的错误。
放眼环顾着四周,聂政指向一旁,道:“那边有个小饭馆,我们去那里谈谈好不好。”
等了片刻,见‘小玲’没说话,聂政便继续道:“跟我去吧,我有好多话想跟你讲。”
转到位置上做好,聂政没有第一时间继续说台词,反而是继续一眨不眨地将目光定格在空气中,看着虚构出的女孩那局促的模样。
游建明支起身子、探着头,仔细观察着聂政的神态变化。他有一种预感,今天这个演员会给他不一样的惊喜。
众所周不知,静态的戏份是最彰显一个演员功底的时候。
动作、台词、神态,对角色的心境阐述难度是紧紧相关且逐层递进的,比如如果想要表现出一个角色的疯癫,最容易让观众一眼便可以接收到信息的便是异于常人的动作、逻辑不清的台词。
舍弃了台词与动作,演员能动用的,便只有面部表情的变化。
嘴角翘起的弧度、眉梢的扬起与皱蹙……更高深的,便是舍弃掉一切,单纯到极致的眼神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用一个眼神打动观影者,考验的便是演员自身对角色心境的融入程度。
此时的聂政眼神热烈且含蓄,但良好的家教却令他没有像后世的追求者那般奔放,仍是端正地坐着,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对方。
看着眼前虚构出的‘小怜’,聂政嘴角不由扬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随后仿佛又想到两人糟糕的处境,嘴角收起,眼神中带着一丝落寞。
这个眼神给的好!
游建明忍不住击掌而赞,猛地又回想起现在身处的场景,便连忙安静下来。
轻轻地拿起桌上早已冰凉的茶水,游建明忍不住长出一口气。
再看向聂政时,眼神中不由带出一丝欣赏。
与一旁的汪劲松交换了个眼神,看着对方洋洋自得的眼神,两人都忍不住露出满意的笑容。
一旁,聂政的表演还在继续。
他顿了几秒,这才抬手虚夹着,殷勤地布着菜:“吃点东西吧。”
对方没动。
聂政做了个放下筷子的动作,双手抚膝,眼神有些郑重,开口到。
“我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因为我知道了你的事儿,怕我藐视你是吧。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聂政轻吸一口气,眼神定在一处,仿佛正对着对方那有些迷茫的眼神:“就因为你是金府的人,所以我怕没有办法接近你。”
他顿了顿,继续为自己的说辞做着解释:“我是一个没有阶级观念的人,别的我什么都不问,我只知道你是我一个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段长台词。
聂政却将其断成几部分,从一开始给予解释的急切,到最后内敛的爱意,让情绪过度地更加自然。
这是一部民国戏,作为以广大少女为主要收视人群的戏份,柳春江对小怜的爱情是深沉且内敛的,现阶段还没有到表达爱意的时候,所以聂政从头到尾都将那蓬勃的爱意压制在心底,哪怕是到最后,也只称呼对方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汪劲松递词,戏份还在继续。
……
“柳少爷,你以后不要再来见我了。”
当汪劲松最后一句念完,整场戏份便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见游建明没喊停,聂政的目光便随着虚构的‘小怜’移动,直到这时,他心底压抑的爱意与落寞才蓬勃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