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他忽然开口,“你去告诉她,就说我柳闲在此立誓,必为她父亲讨回一个公道!”
姜云重重点头:“是,殿下!”
隔天清晨的阳光透过大殿的琉璃瓦,在地面上投下一道道斑驳的光影。
朝臣们按品级依次而立。
玉阶之上,景帝端坐于龙椅,目光如炬。
柳闲站在后排,眼神平静。
失去兵权后,他的位置愈发靠后了。
不过这些对他来说无所谓,反正很快就会有转机。
"说说各地情况。"景帝开口,声音威严。
"启禀陛下,凉州近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江南六府税收上涨,商贾往来频繁。。。"
"西域商路畅通,互市贸易兴盛。。。"
大臣们轮番禀报,景帝不时颔首。直到说到汴州。
"陛下。"一名官员出列拱手,"汴州在府尹大人治理下,可谓政通人和。府尹大人爱民如子,体恤百姓。每月都要下乡体察民情,实在是难得的好官啊。"
景帝满意地点点头:"甚好。这样恪尽职守的官员不多了。"
柳闲冷眼看着那个谄媚的官员,心中冷笑。
装,继续装。
他扫了眼站在首位的陆志高,只见这位首辅大人面不改色,仿佛与己无关。
柳闲抬起眼,目光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他轻轻拂了拂衣袖,缓缓出列,朝玉阶拱了拱手:“启禀父皇,臣有一事不明,想请这位大人解惑。”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站在前排的几位大臣互相递了个眼色,而那位刚刚对汴州府尹大加赞赏的官员,脸上的笑意微微一顿,但很快恢复如常。
“哦?”景帝眉头微挑,目光淡淡地落在柳闲身上,“朕倒想听听,你有何疑惑?”
柳闲抬起头,看向那位赞赏汴州府尹的官员,目光深邃如潭,带着几分戏谑:“这位大人刚才说,汴州在府尹的治理下堪称政通人和、爱民如子。柳闲不才,想请教一番——大人何时亲临汴州察看过此等‘盛况’呢?”
那官员显然没料到柳闲会突然发难。
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硬着头皮应答:“回禀五殿下,本官自然是去过汴州的,对那里的情况十分了解。”
“哦?”柳闲闻言轻轻扬眉,笑意加深,眼中却透着淡淡的寒意,“既然如此,那臣更想请教——大人上次前往汴州,是在何时?”
此话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官员的额角隐隐冒出冷汗,他张了张嘴,显然没有想到柳闲会刨根问底。
“这…这。。。。。。”他脸色微变,言辞支吾,“自然…自然是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柳闲闻言,静静地看着他,嘴角笑意不减,语气却已染上几分凉意:“半年以前?半年多的时间,汴州难道一直停滞不前?还是说,大人凭借半年以前的印象,就能对这位府尹的德政侃侃而谈?”
官员咽了咽喉咙,心头一紧,脸上的神情如馅饼被揭开了一半般尴尬。
他勉强扯了扯嘴角,故作镇定:“五殿下有所不知,这。。。。。。本官虽然未曾亲临过,但汴州的情况,一向是由各地官员汇报上来的,其他同僚也曾提及,确实是。。。。。。治理有方。”
柳闲轻轻点了点头,神色间并无异样,但眼中的讥讽却愈发明显:“哦,原来是‘听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