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杨问之一向酸腐古板,说话总是咬文嚼字的,这当官后更严重了。
“我还好,杨大人还和从前一样。”
两人寒暄几句后,分宾主落座,林晓染就说起了正事。
“今年春天我在临江镇上碰到个藩外人,从他那里买到了几样新奇作物的种子。那藩外人说都是高产作物,玉米能亩产千斤,地瓜能亩产四五千斤,土豆能亩产两三千斤。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了十亩地,今年年景好,新作物都长势良好,再有半个月就秋收了,我想请杨大人亲自到村里去验证一下产量。看看到底高产不高产?”
“噢,你竟然种植了高产作物?那可真是太好了!当今圣上英明,鼓励农耕,鼓励百姓种植新奇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这三样新作物要是真有你说的产量那么高,你就立功了,陛下一定会封赏你的。和你说句实话,连本官都跟着你沾光,能得到陛下的赏赐。”
“那藩外人说的是最低的产量,说要是土地肥力足够,亩产量还能更高。”林晓染道。
杨问之笑道:“那就更好了。行,等秋收前一天你派人来知会我一声,本官亲自去看着收割,看看到底有多高产。”
杨大人听说高产作物一事非常高兴,加上和林晓染是旧识,两人就说了好些话。
当林晓染二人从县衙走出来时,已经未时了,时间紧迫,两人没有去饭馆吃饭,买了几个包子对付一口,就往回返。
路过临江镇时,正赶上菜市场里有刚运回来的海虾和海鱼。
鹭江府东面临海,但临江镇离海边比较远,海鲜运输不方便,所以这边只偶尔能有海鲜运过来。
究竟能不能吃上海鲜得看运气。
既然碰上了自然不能错过,林晓染空间里虽然有很多海鲜,但现在家里人多眼杂,她不能随意从空间拿东西出来吃了。
再说,买上一些,可以从空间中偷渡出来加到里面。
海鲜都装在一个个大水桶里,桶里是蓝绿色的海水。
海虾要一两银子一斤,林晓染将一桶海虾都给包圆了。
金枪鱼,鳕鱼,鲅鱼,鲷鱼,带鱼等这些常吃的海鱼各来十斤。
这时候的金枪鱼还没有后世贵,和鲅鱼一样的价钱,都是一两银子一斤。
这价钱贵就贵在运输上,另外古代捕鱼手段也不如后世,所以海鱼非常昂贵。
就连干的紫菜海带海白菜虾仁瑶柱等也都非常昂贵。
现在天气热,林晓染怕鱼虾离开海水死掉,就多加了五两银子将三个大木桶带着海水买下来。
这样这些海鱼就能多放些日子。
从临江镇上回到平安村,马车走得很慢,生怕弄洒了海水,而且林晓染是跟在马车旁边走路回来的。
车上放了三个大木桶就占满了整个车厢。
回到家,孩子们看到海鱼海虾都非常惊奇,围在大桶旁边说个不停,胆大的二宝还用手去水里抓,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怪模怪样的海鱼,难怪会如此新奇。
翌日,林晓染就张罗着吃这些海鲜了,可是两个厨娘都不太会做海鲜,林晓染怕糟践了东西,就亲自动手,一边处理海虾一边教给两个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