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校是72年开始修建的,以前还靠集体,发动村民,每户要安排多少木板,多少块檩条还有砖。。。”
“然而,这座靠着村民们集体的力量修建起的小学已经满是岁月剥蚀的痕迹。。。”
跟着,是一段普通话,听声音可以判断应是一位年龄不小的中年男人。
话语很朴实,可朴实下却难掩着渴望。
视频很短就几分钟,在中年男人的介绍过后,就变为了黑底白字。
“板万村的村小学,学生们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孩子们大多都从来没走出过村子,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的概念中就是爸爸妈妈们打工的地方。”
“对于这样的地方,我们习惯的称之为空心村。”
空心村过后,介绍戛然而止。
正是停留在这,让看了这段视频的观众们心陡然一紧,微微发酸。
某处工地,几个工友们正聚在一起,难得的偷着闲。
他们把脸盆倒扣当作桌子,打牌聊天,众人身旁一个小年轻却没有参与,在一旁捣鼓着手机。
就在这时,那手机里突然出一道小女孩的声音,传来了熟悉的方言。
打着牌的一个壮实中年男人猛地停下,抬起头望向了小年轻,表情突然变得有些激烈。
“我们板万居住。。。”
女孩声音过后,是他熟悉的板万村校长的声音,中年男人屁股下的板凳剧烈的一阵嘎吱声,跟着几步跨到了小年轻身旁。
“小王,这。。。这是。。。”
五大三粗的一个汉子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这从外表看不出什么特殊的汉子却正是布依族,来自板万村!
抓着手机,听完了话语,看着不断闪过的图片,汉子眼圈红了。
他身旁的工友也注意听着,纷纷沉默。
视频里说的是板万小学,可他们的家乡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
新千年后,全国各地无数的青年壮力纷纷都远离了家乡,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是国家层面都在关注的重点问题!
城市里一户颇为富裕的家庭。
中年保姆在做着卫生,女主人则靠在沙发上盘着腿,用手机点开了段视频。
‘啪塔!’
稚嫩的童声在客厅响起的那个刹那,保姆手中的拖把从手中脱落砸到了地上。
紧张的站在女主人身后,望着她手中的手机,听着那童声。
眼泪吧唧吧唧的就掉了下来。
等视频播完,女保姆已经哽咽出声。
“那个。。那个是我。。我家闺女!”
“这是我的家乡!”
面对女主人的不解,保姆阿姨边哽咽边解释道。
板万村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村民们在看到这一段视频后,心中的思念不可抑制,糙汉子们抹了抹有些红的眼圈,妇人们往往都掉起了眼泪。。。
留守村落、空心村、留守儿童。。。
成百上千万的农民工兄弟们升起了共鸣,他们透过板万村望见了自己的家乡,望见了自己的孩童,望见了自己的老母亲、老父亲!
说是要多投入些资源,可时间毕竟是太短,节目组只来得及做了这段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