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冉继续在街上走着,眼前的景象让她愈发心酸。
街边的角落里,一个老丈蜷缩在地上,身上盖着破旧的棉被,脸色苍白如纸。
姜冉走近一看,发现老丈的腿上有一道深深的伤口,已经化脓发黑。
“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姜冉蹲下身,轻声问道。
老丈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姑娘。。。。。。我是在逃难时被西域兵的箭射中的。。。。。。一路逃到这里,伤口越来越严重。。。。。。怕是活不成了。。。。。。”
姜冉心中一紧,连忙说道:“老人家,您别这么说,我这就去找大夫来给您看看。”
老丈摇了摇头,苦笑道:“不用了,姑娘。。。。。。我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只求你能帮我找到我的孙女。。。。。。
她在逃难时和我走散了。。。。。。她的眉间有一点痣,今年才六岁啊。。。。。。找不到她我死不瞑目!”
姜冉眼眶一热,握住老丈的手,眼神坚定:“老人家,您放心,我一定会帮您找到孙女的。”
老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姜冉探了探他的鼻息,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她默默地站起身,心中满是悲凉。
就在姜冉沉浸其中时,街角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
她抬头望去,只见几个衙役敲着铜锣,高声喊道:“陛下有旨!提前举办抢才大典,选拔人才为国效力!凡有才之士,皆可报名参加!”
难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围了上来。
有人激动地问道:“抢才大典?是不是选中了就能有饭吃?”
衙役点了点头:“选中的人才不仅能得到朝廷的俸禄,还能为国出力,帮助抵御西域军队的进攻!”
难民们闻言,只觉得又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他们纷纷涌向报名处,冲报名处的官员们大喊着:“我要报名!”
“我也要报名!报完名能不能给我一点吃的……”
报名处的登记官没有回应这些难民,只一昧的记录在案。
抢才大典虽简化了不少流程,但自报名到最后录用,期间少说也得大半个月。
这些难民又怎么可能撑得到那个时候?
因此,眼前的这些难民在他看来已经形同死人,不必费心交流,就连登记也不过是做做样子,避免难民们暴起。
赤乌国历来每三年举办一次科举大典,这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按照惯例,若国家急需贤才,也需耐心等待秋季八月的科举。
然而,此次朝廷却一反常态,紧急举办抢才大典,显然与西域谈判失败、大军压境的局势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