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Lawrence Summers),而美国财政部拥有世界银行17%的股份,拥有世界银行行长的任
免权和一票否决权,在事实上控制着世界银行的运作。萨摩斯对斯蒂格利茨厌倦到了无法忍
耐的程度,他甚至不愿强制斯蒂格利茨默默地退休,而一定要动用“赶走”( Removal)的极端
形式来羞辱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于2001 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还曾担任克林顿总统的首席经济顾
问。
问题不是出在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水平不够,而是出在他的“政治立场”有问题,主要是对国
际银行家分外热心的“全球化”持消极态度。他对这两家国际金融机构的评价和见解当然是建
立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制造和利用这些问题”正是这
两家金融机构的使命。
斯蒂格利茨完全不相信“阴谋论”的观点,同样的,在世界银行和IMF 工作的大多数经济学家
和工作人员,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方面的人员,也不认同他们的工作中存在任何“阴谋”。
事实上,从操作层面(Operation Level)上看,所有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和严谨的,每一个
。onefxbbs
数据都有出处,每一种算法都有科学分析,每一个方案都有成功的案例,如果说他们的日常
工作中,存在着“阴谋”,那确实是冤枉了,换任何人用同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都会得出大致
相同的结论。
这正是高手设计的高明之处!细节和操作完全透明化科学化,几近无懈可击,而真正的“阴
谋”出在政策层面(Policy Level)上。经典战例就是,波兰和前苏联的经济转型效果大相
径庭。
哈佛教授杰佛瑞。萨克斯(Jeffrey Sachs),索罗斯与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花旗银行
副总裁安诺。鲁丁(Anno Ruding) ,一同炮制了“振荡疗法”。索罗斯自己是这样总结这一疗
法的:
“我考虑到必须展现出政治体制变化会导致经济改善。波兰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地方。我准
备了一些列广泛的经济改革措施,它包括3 个组成部分:看紧货币、调整结构和债务重组。
我认为三个目标同时完成要好于单独实施。我主张一种宏观经济的债务与股份置换。”
结果在波兰“振荡疗法”实施的过程中,美国财政部和国际银行家在金钱上给予了实质性地支
持,在大笔金钱的“输血”下,波兰的“振荡疗法”大见成效。
等到“北极熊”被经济“大夫”们放上手术台上,一阵开膛破肚之后,美国的援助和国际银行家
们原本答应好的金融“输血”,却嘎然而止,病人的下场可想而知。难怪萨克斯教授大呼“冤
枉”,明明被波兰案例验证过的成功“手术”却出了意外,“北极熊”病人竟然一命呜呼了。
其实,波兰“振荡疗法” 的成功原本就是一个套儿,这种“政策层面”上的阴谋,就不是萨克
斯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在“操作层面” 上所能理解的了。
在布雷顿体系设计之初,这两家金融机构的建立为的是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国际
银行家废除金本位的理想分为三大步骤来实现,罗斯福在1933 年废除了传统的金本位体系
后,黄金与美元的直接兑换关系(Gold Standard)被黄金间接兑换(Gold Exchange Standard)
所取代,完成了废除黄金的第一步。在国际流通市场中,外国的美元持有者仍然可以将美
元兑换成黄金。而布雷顿体系更进了一步,用美元兑换(Dollar Exchange Standard)取代
了黄金被黄金间接兑换, 即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只有外国中央银行才
能拿美元兑换黄金,黄金进一步被挤出了货币流通领域,自此,废除黄金完成了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