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好好活着1-cut > 第2章 寻找幸福(第3页)

第2章 寻找幸福(第3页)

人们一直疲于奔命,寻求其所谓的幸福。其实,幸福原本就在我们的生活不远处。只是由于人们太在意物质上的富裕,太追求一种形式化的生活,而将幸福的真谛忽略了。

有阳光就有幸福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

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写到“我”在火车停站时,见到一位卖牛奶的姑娘:“……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要鲜艳……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面庞上移开……”

普鲁斯特对于阳光的敏感与迷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和怀想。这样的精神生活,这样的心理空间,实在太有魅力。即使是受尽心理折磨的尼采,到了晚年还依然怀恋着年轻时代“那些充满信任、欢乐,闪烁着崇高的思想异彩的时光——那些最深沉的幸福时光”。那些最深刻最博大的灵魂,几乎都是既能充分体验人性之暗昧,又能充分体验阳光的明朗和温暖的人。

究竟是伤痕累累的心灵容易感到人世间的美丽温馨,还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更容易感受到这样的美丽温馨?我脑中总是被这样的问题所萦绕。也许无论是否受过伤害,一颗善良的灵魂总是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阳光与温暖的。

但是,没有受过伤害的心灵,他不只是能够感受阳光,他就是阳光,只要你见到他,你就不难感到他的纯净、透明与温暖。这是任何受过伤害的心灵所不可比拟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

心灵小贴士:

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污浊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洗礼。

用心去感受幸福

一个人只要不看重财富的积累,而是用心去体验生活,那么,对生活的感受会是幸福美好的。

走过施工中的街道,有人会皱着眉抱怨:“挖!挖!挖!无处不挖!不乱挖马路就没事做是不是?”有人却能如常地过日子,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使心情受到影响。

生活不可能尽如人意,总为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生气,是跟自己过不去。改换一个角度、观念去看待造成你不便的人或事物,也许你就不烦了。如此,生活便会少了不悦,而多出美好。

一个渔夫住在海边数十年,从没离开过渔村。一名都市来的钓客问他:“你不觉得一辈子呆在这里,很没意思吗?”渔夫回答:“怎么会?我每天都在享受不同的生活!”一位病人长期卧床,一直呆在医院里。他的亲人问他:“整天躺在床上,很无聊吧?”他回答:“不!我虽躺在小小的病床上,但却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万千风景!”

生活是靠内在心灵去感受,而非全靠外在物质构成,就如一片叶子飘落,你能看见其中的诗情,也能看见其中的哀愁。用包容、豁达的心情看待世事,即使身处生命的低谷,也能觉察、感受到人世的美好。

成功的人生,不该只看重物质成就而累积财富,全心打拼事业,待走到生命终点,回首观望,是失掉了一切?还是收获良多?人为什么活着,说到底是为了体验、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享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快感,并为后来者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传统。

一位被很多人认为很成功的企业家,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我有这么成功的事业,事业剥夺了他与亲人相处的很多时间,剥夺了他品味生活的很多时间,也等于剥夺了他一辈子的岁月,以致于他的人生成就少得只有一项“成功的事业”了。这样的人,一生都从未对生活有过什么感受,因为他从未感受过生活。

只要不看重财富的积累,而是用心感受生活,那么,对生活的感受会是幸福美好的。

其实,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一个人幸福与否,过得好与不好,最终都得回归自我,都得听从心灵的声音。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反之,如果自己感觉不到幸福,那就别再耽误了,尽快从头开始,用心去感受生活吧!

心灵小贴士:

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一个人幸福与否,过得好不好,最终都得回归自我,都得听从心灵的声音。

领略身边的风景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是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是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出人的世界,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老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人有时非常矛盾。本来活得好好的,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当事者却常常心存厌倦。对人类这种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恼的心态,有时是不能用不知足来解释的。

我曾对住在森林公园的一对夫妻羡慕不已,因为公园里有清闲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然而,当这对夫妇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这儿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

当时,我的感觉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对夫妇对这儿太熟悉了,花草树木,清风明月,在他们漫长的日子里,已不再有风景的含义,而是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幸福》杂志上的那些部长、商人及平民百姓们,之所以不愿做现在的自己,与住在森林公园的那对夫妇一样,是对长期拥有的那片风景,已经习以为常,风景已不再成其为风景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这时,人就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追求知识,挣脱旧我,纯洁精神,净化灵魂,升华自己。其实,深究其根源,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已没有风景了。

心灵小贴士: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

从简单中寻找幸福

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欲望少一些,自由多一些,过自己的生活,不要和别人去比。

有一天,上班的途中经过一个施工的工地,就在那暖洋洋的中午的阳光下,一群打工的力工,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就那么随随便便的,面对蓝天躺在沙堆上,睡着的和没有睡着的,单纯的笑容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那种,明亮而璀璨。我突然间就被那快乐所感染。

再看看那些人,他们活着,他们没有时间去多愁善感;他们爱着,他们却不懂怎么诠释爱情;他们满足着,因为他们没有奢望生活过多的给予;他们简单着,因为他们不用在人前掩饰什么。

他们也许连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然而真正快乐的却就是这么一群简单的人。生活中简单的幸福无处不在,没乐学会找乐,没事偷着乐。不是幸福太少,而是人类缺乏感知幸福的心灵。

记得曾在街头看到一对乞丐夫妻互相推让分享一只烂梨的时候,我感到了属于穷人的幸福。回过头来想想每天都有各式各样水果相伴的我,甚至还在抱怨这种好吃那种不好吃,却永远也尝不到那只烂梨的香甜,因为那是用爱用心灵体会出来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拥有一双发觉幸福的眼睛,幸福就无所不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