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是试水,从长远来看,千层饼做成品牌快餐,肯定不会只批给一两家零售商。他们互相之间还是有点儿竞争为好,这样自己也容易控制。
那个什么胡老板既然做为孙素珍的邻居加同行,以千层饼的味道口感,估计对他的生意影响不小。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搞不好还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看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有钱大家赚,一起分享市场吧。
至于胡老板人品究竟是好是坏问题却也不大,不说孙素珍的一面之辞,即便确实不怎么样,但自己这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欠,基本上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但是在答应之前,必须把他们双方叫到一起开个碰头会,否则要是闹来闹去互相下绊子,自己也很烦心不是。
主意拿定,他抓过手机,又给张凤兰拨了个电话,让她把两位老板请来,自己要亲自见上一见。
于是当天晚上,孙素珍、胡老板都应邀来到了鼎香园麻辣烫店,由江逸晨主持,张凤兰协助,在库房里召开了一个临时协调会。
会议之初,孙、胡两位老板见面自然免不了横眉立目,互相攻击嘲讽。
直到江逸晨提出jǐng告,要是双方都持这种态度的话,自己的货就一张也不批了。
两位闻言,顿时蔫了下来,不再言语。
会议正式隆重召开,端坐主位的小江老板敲了敲桌子,语重心长地指出,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共建和谐社会,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是社会主义jīng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和气生财,更是本民族流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这个新时代,更需要发扬光大。
并高瞻远瞩地讲道,千层饼做为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远的将来会打造成民族品牌快餐。做为协同开创事业的分销零售商,要感到光荣和自豪。当前更应该把主要jīng力用到发现不足、提高服务质量上去,同心协力,一块儿将市场蛋糕做大做好,在达到共同富裕目的的同时,也为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rì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此时无论他说什么,这两位心里耐不耐烦,也必须得做出洗耳恭听、认真学习领会状。
第一百零二章 跟踪
() 午后,宏光大街中部四号棚亭内,下巴上长着鼠须的胡老板眉头紧蹙,心不在焉地打理着生意。
原因无他,还是关于五号孙老板千层饼的事情,让他烦心不已。
本来,自从前几天试制千层饼失败之后,他就不想再掺和这档子事儿了。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眼红嫉妒别人,甚至暗地里下绊子,实际上最后往往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这也是他这些年来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
根据观察,可能是因为货源不足的关系,孙老板那儿每天早上拉一簸箩饼子来卖,前后就半个多钟头的事儿,也不可能将顾客都拉走。避开这段时间,各做各的买卖倒也无妨。
可就是在今天早上,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孙老板的男人拉来的饼子比昨天多了不少,足足卖了一个小时,顾客们还挺高兴。
这可是个不详的预兆,说明供货货源在增加。要照这么发展下去,以后说不准连中午都开卖千层饼,那自己这边可就有些麻烦了。
“叔,我把鸡蛋拉来了,搁哪儿啊?”孙老板正想着事情,一位剃着寸头、外形jīng干的小伙子拉开侧门,抬着箱鸡蛋走进屋。孙妻连忙上前接应。
“放那角上吧。”他回应道,并伸手示意。
这是他的侄子,有空的时候帮他送送鸡蛋、面粉什么的。
“那我走了啊。”侄子搁下鸡蛋箱,就要出门。
“哎,等等。”胡老板突然想起了什么,喝止住对方。又从售货窗口伸出头去往邻居那边望了望,似乎无人注意这里。
“强子,那个,旁边的五号应该不认识你,你从这儿出去,帮叔打听点儿事儿。”他继续说道。
强子望着他,一头雾水。孙老板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强子点点头,推开门走出去。
不一会儿,他便返了回来。
“叔,我问了,那个女老板说现在没有了,想吃得等到明天早上。我又问是从哪儿进的货,那个胖娘们儿翻了我一个大白眼,说是他们家自个儿做的。态度还挺不耐烦,真够拽的。”强子说着,语气很是不忿。
“呸,就凭那两口子,能做出那么好吃的千层饼,我这个胡字倒着写。”胡老板啐了一口,不屑地说道。
“行了,行了,这明摆着,是人家的财路,换你能随便告诉别人吗?”胡妻不以为然地提醒。
胡老板没有搭腔,背着手来回踱了两步。
“强子,叔对你好不好?”他突然问道。
“嘿嘿,叔,你咋问这个,肯定没得说呗。”强子摸摸后脑勺,有点儿迷惑。
“我说,老头子,你可别让强子干啥违法的事儿。”胡妻闻言不由紧张起来。
“你个娘们儿家家的,懂个啥。我是干那种事儿的人嘛?”胡老板瞪了老婆一眼。
他转过头,继续给侄儿子交代事情。
其实计划很简单,就是让强子下午在这附近待着别走远了,一直等到五号打烊。再骑自行车在后面跟着,瞧瞧他们住哪儿。
搞清楚后,明天一大早到他们家的楼门外等着,然后跟踪孙老板男人的那辆三轮车,直到探清他们到底在哪儿进的货。回来报给自己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