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到岩洞,江逸晨把太阳能发电箱又搬出来晒太阳。然后让来顺儿、喜子各拿一只水桶,还有兜子、铁钩等物品,一同出发,前往葫芦洼等地,熟悉熟悉岛上的环境。
江逸晨带着他们在岛上大致走了一圈,先来到花椒、大料树苗处,告诉他们,这些调料作物是特殊品种,也是将来公司发展的根本。回头在这附近根据地势,再开两片地,一片用于葱姜小茴香等调料的种植,另一片当菜地,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自用为主。毕竟在海岛的长期生活,饮食结构上是离不开这些富含维生素的东东,否则有患败血症的危险。
接着继续往南走经过小岛腹部的大片草地,来到了水洼处。
“这是目前我在岛上发现的唯一淡水水源,咱们以后的饮用水全都得靠这儿了。嗯,你们瞧,一大一小两个圆池子,像不像个葫芦,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葫芦洼。”江逸晨伸手指向水洼,向二人介绍。
“葫芦娃?这个我最喜欢了。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当当咚咚当当。。。”喜子一高兴,大声唱起歌来。
蹩脚跑调的歌声打破的周围的宁静,一群鸟儿扑扑扑四散飞起。
“闭嘴,瞧你那破嗓子,把鸟儿都吓着了。”来顺儿怒斥道,还要上前捂他的嘴。
喜子不服,与之推搡起来。
“呵呵,金刚葫芦娃,小时候老看,挺有趣的。”江逸晨不由莞尔。想起了过去在农机厂的家属楼,那时候厂里一帮小孩儿都挺喜欢这部动画片的,凑在一起还经常为七个葫芦娃中哪个更厉害争执不休。
片刻,他阻止了来顺儿二人的打闹,带他们离开葫芦洼,又走向银sè沙滩等地参观。
此时天空晴朗,在阳光的照耀下,质地细腻、sè泽呈银白sè的海沙,更加显得熠熠生辉。
沙滩向前方延绵,轻波一层层卷起又退下,最近的海水呈透明状,然后依次加深,直至碧蓝sè。
蓝天、碧海、银滩,加上岛屿绿sè的植被,共同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天然画卷。
“哇,这片沙滩真漂亮啊,比渔村那边的强太多了。”来顺儿见到沙滩,大声称赞。连跑几步,踩出了一溜儿脚印。
“是啊,渔村那边的海水都是黄的,冲上来大片白沫子,岸边还有好多垃圾。”喜子摇头说道,也跟着跑了过去。
江逸晨笑笑,慢步往前走,脚上传来沙子簌蔌的摩擦声,细腻柔韧,令人感觉十分舒适。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规整岩洞驻地
() 不多时,三套多层组合货架支起来,靠在墙边待分配。
由于这次属于长期进驻,所以一切都要按正规化来。
岩洞做为驻地,其重要xìng不容置疑。
洞内的面积大约有二十多平米,为提高使用效率,必须进行区域划分。
因为进洞口靠右侧是睡觉用的石台,所以这一块就做为卧室区。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置于其上,石台边上安置一个货架,用于个人衣物、口杯牙刷、肥皂毛巾、洗衣粉的存放。另外还搁着一个防水药箱,里面储备各类常用药品、纱布绷带等等。
石台床只能睡两个人,所以在旁边另外还配了一张折叠单人钢丝床。
入洞左侧区域,做为餐区和活动区,餐区配一张折叠小餐桌和四把折叠椅子。
餐桌旁的石壁,安放另一个货架,按大小份量以及取用方便程度,搁置着锅碗瓢盆、菜板菜刀等餐具炊具,还有米面油等食品和油盐酱醋糖之类调味品。
因为是上岛开发初期,食物就地获取较为困难,所以江逸晨在过来之前进行了大量的采购,除了大米、面粉做为主食,还准备了两麻袋土豆,这东西可比蔬菜类易于保存,炒菜也好吃。
副食方面花样也不少,有火腿肠、熏肉、罐头、咸菜、啤酒等等,以及两箱苹果。估计满足一段时间的需求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还配备了海钓杆和网兜,至于能不能靠这个来补充食物那就得看运气了。
餐区西面的活动区,垒上几块平石头,做为电视柜。上面架一台二十吋的液晶电视。旁边留一小块地方,用来放置太阳能电箱。
电视机背面接一条信号电缆,一直延伸到洞外。准备与卫星接收器连接。
石头电视柜北侧,则配置最后一个货架,这里做为仓库区。货架上存放与生产相关的各种工具、物资,还有作物种子、消毒液、杀虫剂等等。
功能区域划分完毕后,三人将箱子里的各种物品取出。各自归类。
洞内的顶子zhōng ;yāng,敲上两根水泥钉,挂了一盏节能型照明灯。电线顺着石壁而下,插头连接到餐桌旁的接线板。
另外,岩洞洞口虽然是背风的。但做为驻地。就这么敞亮着终究不好。于是又在洞口上方打了三根铁签,挂上一幅竹帘,做为遮挡之用。
洞外,找几块大石头。搭了个简易灶台。上面架一口汤锅。
这里是海岛,燃气罐或者煤炭什么的运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