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北边一间十五平方米的房间做为自己的办公室兼小会议室,然后两间十平米左右的,分给吴大娘和苏晓佳做宿舍。财务室也占一间,以后让晴晴入驻那里,负责处理鼎香园和口福多的全部财务工作。
还剩下两间屋,做为经理室和库房即可。
新店的筹备工作仍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江逸晨还是按照一向的原则,只把握大的方面,其它各种具体事宜都扔给手下这几位“高管”去忙活,让他们好好锻炼一番。
当前管理学院苗圃的菜地已经退掉,所有特种调料生产都归了云沙岛。所以虽然手下人大多忙得团团转,而他自己的闲暇时间反而多了起来。
于是他在宏光大街上的一个驾校报名处给自己报了名,开始学习汽车驾驶。谁知在吃饭的时候不经意跟晴晴提起这事儿,后者顿时兴致大增,非要缠着他一起去学。江逸晨也只好如她所愿。
别看晴晴对绣花、画画、茶艺之类的东东不感兴趣,但驾驶汽车、快艇这些刺激的技术倒是挺合她的胃口。
她现在除了财务总监的工作之外,业余时间还在上财会大专班。近期鼎香园新店筹备,财务上的事情不少,再加上驾校,也够她折腾的。
好在驾校的场地训练需要学员提前约车,时间上倒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鼎香园股份调整、来顺儿独自驾船
() 西水井街的新店开始了筹备工作。
江逸晨将各项任务安排下去,相关的几位管理人员近段时间就得忙得团团转了,但这也正是最为锻炼能力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吴大娘在扩张后的鼎香园中的股份比例问题,也必须另行确认了。
一年前双方合作开起了这家麻辣烫小店,各占一半的股份。当时除了对等投入启动资金外,江逸晨负责提供特种调料,不计入成本,而吴大娘祖孙俩负责店铺经营,也不拿工资。
合作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生意兴隆,大家都相处得很融洽。并非像社会上流传的那样,亲朋好友之间不能有经济往来。
但做买卖就是这样,个人情分与工作、生意必须严格分开。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这个道理,提前将什么事情都摆上台面谈清楚,就能杜绝将来可能产生矛盾的根源。
鼎香园新店是家上规模的大铺子,开张后的流水、利润自然与原先的小店不可同rì而语,而特种调料在里面起着关键xìng的作用,相当于某些老字号饭馆的招牌配方,完全可以用立店之本来形容。与之相比,投入资金的地位反而要退而次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保持双方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比例,显然是不合适的。
于是,江逸晨找了个时间单独与吴大娘谈了一番,吴大娘终究也是做了多年生意的人,自然懂得这些事情,而且她本人的xìng格也很通情达理。
诚恳交流之下,双方很顺利就达成了调整协议,今后的整个鼎香园,江逸晨占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吴大娘祖孙俩占百分之三十。
新店的筹备费用,双方也按照这个股份比例投入。吴大娘上次借出的那十三万元。加上百分之十的利息,直接算进去即可。
其实以新店的规模以及预期的营业状况,即便是三成股份,分红也将会远超原先的小店。
另外,云沙岛方面已经开始单独列账,岛上出产的特种调料、蔬菜、肉食等等,进入鼎香园时也将进行成本核算。
从下月起始。除了分红之外,三人都开始拿工资,月薪暂时先定为五千元。
来顺儿启动蓝箭630离开码头,向南部海面驶去。由于天气晴好,海面风力不大,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云沙岛的东面。
刷。一条蓝灰sè的大鱼窜出水面,快活地唧唧叫了两声,向快艇接近。
呵呵,乐球这家伙,还以为晨子哥在船上呢。
来顺儿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儿将速度降下来,慢慢往天然小码头里面开。
接到电话通知的喜子和石锁儿跑到天然小码头来接应。手中拿着竹篙和跳板。
入位、停机、下锚,驾驶舱的门打开,来顺儿低头钻了出来。他往岸上抛缆绳,喜子接住,拴好。
然后搭上跳板,喜子招呼一声,和石锁儿两人快步走上前甲板。
“哎,咋就你一个人啊。晨子哥呢?”喜子往船舱里张望,没有看见别人,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他那边有事儿,让我一个人回来。来来,都到后面搬东西?